古建招“亲”焕新机佛山顺德m6米乐杏坛举行老旧建筑活化建设文旅空间推介会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4-01-17 19:44:13

  1月15日下午,“最岭南·在杏坛”2024年杏坛镇老旧建筑活化建设文旅空间推介会在佛山顺德昌教黎氏家庙举行。

  杏坛镇向社会各界介绍了逢简·和之美学馆、桑麻·红房子水岸生活空间、古朗·水乡迹忆馆等镇内优秀的古建活化案例,并重点推介了昌教大宅门、青田古村、右滩新街古村、北水水楼古村等可活化的古建资源,力促社会资源与古建活化牵手共融,让更多的老旧建筑重焕生机,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自2022年起,顺德区以“一个工作思路、组建两个队伍、活化四个业态”的工作路径,率先在全市开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岭南广府文脉传承试点和老旧建筑活化建设文旅空间工作。杏坛作为岭南水乡典范,各村居保留了大量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古建筑,老祠堂、旧民宅、青砖房星罗棋布。杏坛作为全区试点镇开展工作,推出文物保护专项“杏韵守望工程”,通过选取一批权属清晰、空间适用的古建祠堂进行结对,有效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

  推介会现场上,主办方详细介绍了逢简·和之美学馆、桑麻·红房子水岸生活空间、古朗·水乡迹忆馆三个成功活化案例的活化思路、举措和经验,充分展现了杏坛古建活化的新变化、新魅力。

  位于逢简水乡的和之梁公祠,建于清光绪年间,是顺德清代宗祠建筑的代表作之一,经过广东阅生活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的精心设计和活化打造,在2022年9月充满美学气息的“和之美学馆”正式对外启用,微醺淡淡咖啡香与古村落祠堂完美融合,迅速成为青年人休闲娱乐的打卡点,让有着悠久历史的祠堂变成年轻人享受生活、追忆乡愁的地方。

  位于桑麻村的红房子水岸生活空间,前身是清代祠堂,经济时代重建成红砖蚕房,占地800㎡,建筑面积400㎡,经过口岸文旅集团的精心活化,在保留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新国风等多元设计理念,将百年历史渊源的红砖屋,重新设计修缮为多元艺术生活空间,集文创教育、艺术展览、餐饮娱乐于一体,并迅速成为企业团建、研讨发布、青年聚会的热点地,成功拓宽了古建活化空间的服务范围,让古建利用有了更多的可能。

  位于古朗村的古朗迹忆馆,前身是古朗供销社的一处旧物业和一座老民居,由厦门理工文化发展研究院艺术总监、深圳艺术研究会会长伍时雄教授投资改造活化,是一个集艺术设计、展示、交流、研学等于一体的水乡艺术空间,通过将艺术深度嵌入乡村,让艺术成为激活乡村文旅活力的强力“催化剂”。

  作为千年水乡古镇,杏坛拥有不可移动文物145处,是顺德文物存量最大的镇街,其中省级文物5处、市级文物24处、区级文物12处。

  在这古迹遍布乡里,处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地方,如何利用和活化这些古建,成为推动杏坛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阵地。

  杏坛镇党委委员成臻宇表示,杏坛是顺德区文物存量最大的镇街,通过举行这场推介会,希望寻求社会力量合作,通过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将弘扬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让杏坛的古旧建筑不仅具有历史的记忆、文化的沉淀,还要有艺术的浸润、时代的烙印和潮流的点缀,从而焕发出生机活力,共同推动“百千万工程”在杏坛落地落实,奋力开创“双轮驱动、三产融合、绿色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杏坛以政府引导民间资金参与的模式开展老旧建筑活化利用工作,本次推介会挖掘整理了一批老旧建筑活化资源,包括昌教大宅门、青田古村、右滩新街古村、北水水楼古村四个各具特色的古建群,建筑面积超1.2万平方米。其中位于昌教的大宅门,当地又称“九十九个门口”,建筑面积达9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设计独特、迂回曲折、灵巧活泼,活化方向为文创展示空间、艺术交流展示、教育培训基地、咖啡生活馆等。

  青田古村,本次推介会上共推介了20间古民居,每一间平均建筑面积80平方米,近年来青田范式入选《中国乡村文化建设发展报告蓝皮书》,并获评佛山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顺德十佳乡村研学路线,成为北大、广美等高校研究生团队实践基地,全年举办研学活动超100场次,近1万人次参加,古民居活化方向将为民宿、艺术家工作室、文化孵化室等。

  右滩新街古村推介了4家清代古民居,每一家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右滩村作为状元故里,状元文化浓厚,整个右滩新街的清末民宅建筑群保留较为完整,可作为文创展示、艺术交流、教育培训、咖啡生活等活动空间。

  北水村对外推介了尤氏大宗祠及水楼古道3家清末古民居,建筑周边环境优美、水清岸绿,且交通便捷,距广州绕城高速杏坛入口仅几分钟车程,可活化成休闲书店、文创馆、咖啡、茶吧、社区共享客厅等多类型创意文旅空间。

  在推介会上,口岸文旅集团与昌教村委会签订古建活化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同推动昌教大宅门活化项目,为杏坛文旅产业发展又添一新地标。

  在1月11日刚刚结束的杏坛镇党代会中,杏坛镇以“大干兴坛”为主线,提出在开放创新、高质量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上放手大干、奋勇争先,并按照“一城两区三片”产城格局,促进全镇30个村(社区)相互融合,比学赶超,加快打造一批标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文旅方面,杏坛镇提出将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聚焦以文润城,充分发挥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杠杆效应,深入挖掘“状元文化”“龙文化”“水乡文化”“永春文化”等资源,深化文保社会领养模式,开展古旧建筑活化和非遗“六进”工程,积极推进“北七乡”文旅开发,以点带面串联特色水乡、艺术乡村、民俗探秘乡村旅游线路,以文聚力、以文运城、以文兴业、以文化人,力促打造文旅发展新高地。

  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是杏坛最大的文旅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杏坛通过制定《“最岭南·在杏坛”—杏坛青年人才小镇文旅提质“X9”计划》,以“一题两路、三圈三线”为核心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自启动“最岭南·在杏坛”系列活动以来,成功举办了“龙游杏坛·龙潭龙母诞活动”“非遗大巡游”“青田烧奔塔”等极具影响的非遗活动,进一步擦亮了文旅品牌,大大提升“最岭南·在杏坛”的影响力。

  在推动古建筑活化利用和引入社会力量助力文旅发展方面,杏坛制定了《文物保护利用“杏韵守望工程”实施方案》《古建筑认领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古建筑活化,成功推出了逢简·和之美学馆、桑麻·红房子水岸生活空间、古朗·水乡迹忆馆三个优秀的古建活化案例。启动了逢简文旅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引入社会资本1150万助力逢简水乡文旅产业再提速、再升级、再提效。

  m6米乐

  据介绍,为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杏坛通过搭平台、引资源,激活乡村发展活力,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岭南文化、水乡文化、非遗文化等,实现了把传统历史文化与社会资本、文旅创意等实现有机融合、相互促进,让历经千年沉淀的“水兴杏坛”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