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榜“小巨人”增幅 超100%广州为中小企业开拓“m6米乐大赛道”粤制造 粤信心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10-02 16:47:28

  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世界粤商大会上,发布了“2023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这些企业是广东民营企业优秀代表,当中,制造业企业占据过半席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东以制造业当家的实力。

  作为衡量制造业企业水平的标尺,广东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目一直以来位居全国最前列。今年,共有658家广东企业通过了工信部第5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审核,到目前为止,全省获此殊荣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1525家。而在广州,今年新上榜的“小巨人”企业达到126家,同比增幅超100%。

  过去两个月,广东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密集走访广州市多家“小巨人”企业,来一探这些“超能小巨人”在产业链条上如何身怀绝技、劈斩荆棘,广州市又是如何竭尽所能,帮助中小企业“办成大事”,为“小巨人”开拓宽广“大赛道”。

  7月14日到20日期间,广东省工信厅公示了工信部开展的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复核名单,全省新上榜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达到了658家,入围数量再创新高。

  其中,作为大湾区科创中心的深圳市共有多达310家“小巨人”通过审核,其中新增275家,目前深圳共有75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继续在全省大幅领跑。

  而广州市也有不俗的表现,记者统计发现此次新上榜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了126家,对比去年8月公布的合计123家前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速。

  这意味着,广州市已经无限接近完成了去年制定的“小目标”。2022年4月,广州市印发实施的《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中提出,力争到2024年,在全市范围内累计培育5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广州市已经拥有24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要入选“国字号”,这些“小巨人”必然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根据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发布的申报条件,国家级“小巨人”需要满足“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5%”、“截至上年末,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主导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达10%以上,且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拥有2项以上与主导产品有关的Ⅰ类知识产权,且实际应用并已产生经济效益”等条件,意味着必须把科研成果进行市场转化,还得在市场上占据头部。

  目前,广东拥有15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居全国最前列,而根据前不久省工信厅公布的数据,全省共有680万家中小企业,国家级“小巨人”几乎是万分之二的比例,说是“万里挑一”,毫不为过。

  在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馆外一块巨石上,篆刻着“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这八个大字,在广州,能办大事、办成大事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数不少,填补空白、屡创第一成为了日常。

  时钟回拨到2018年10月24日,习来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视察,他指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我们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内的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图源:来自网络)

  2021年10月,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在这里正式落户。

  近5年以来,广州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巨人”企业,办成了不少“大事”。总部位于广州开发区的达蒙安防,作为建筑安防领域的“小巨人”,研发出全国首台投入商用的“造楼机”,目前正在190米高、在建的成都建工大厦上为建筑工人师傅们“遮风挡雨”,这家企业虽扎根于偏传统的大基建领域,却拥有100多项专利,斥资上亿组建了自己的数字化团队。

  而在番禺的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更是以每个工作日产生一个专利、每个星期诞生1.5个软件著作权的速度进行科研创新,公司研发的AI图像识别系统用于锂电池等新能源产品质量检测,能够在每分钟180米的生产线上,捕捉肉眼难辨的瑕疵,办到了国际同行巨头无法做到的事情,收获了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等一大批新能源巨头的青睐。

  在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看来,“我们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独角兽、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往往都在产业链中占据关键位置,体量并不一定很大,但它们起到的是强链补链的作用,缺少它们,产业链就不完整”。

  在广州,“链长制”是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秘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发动‘链主’企业、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向专精特新企业开放场景应用、共享生产要素、实现协同发展。”

  为此,广州先后举办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建筑建材绿色产业、教育信息化等重点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广汽集团、东风日产、小鹏汽车、广州地铁、广州工控、白云电器、视源电子以及产业链上下游500多家企业参与对接活动,瑞立科密、三泰汽车、擎天实业、华能机电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与“链主”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实现卡位入链。

  而广东省工信厅也印发了《广东省2023年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工作方案》,并在今年6月下旬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博会期间举办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食品及农产品、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新材料等6个专场对接活动。接下来将继续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拓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渠道,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

  “近期,我们在和番禺一家医疗企业合作,为导尿管产品质量检测量身定制一款产品。”广州超音速董事长张俊峰告诉广东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近些年,广州市、番禺区相关部门为了企业牵线搭桥,让企业获得了很多进入新赛道的难得机遇,竭尽所能。

  “在我们的研发过程中、省市住建部门的一些专家、政府的资方平台,也倾斜性的给予咱们一种支持,所以大湾区这个地方,还是非常非常好的一种营商环境。”达蒙安防董事长何卫东,用两个“非常”来形容广州的营商环境,这家有着21年历史的“小巨人”企业,尽管已经把智能爬架产品卖到了印度等国,却始终把总部留在了广州。

  “小巨人企业的成长,和产业集群是密切相关的。”彭澎认为,广州市目前拥有以汽车产业为主的多个支柱产业,其较长的产业链条有利于小巨人企业的成长,而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制药也是广州的优势产业,加上电商、游戏这样的数字经济领域,都是小巨人企业成长的土壤,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进入“赛道”。

  从去年的123家,到今年近250家,广州市为了培育更多企业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完善了顶层设计,在补贴扶持措施上也是砸出真金白银,对此,很多企业深有感触。

  《行动方案》中提出,广州市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形成梯队培育格局,着力培育一批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充分发挥中国制造业500强等企业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库,每年入库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种子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遴选“专精特新”扶优计划培育企业申报国家、省“专精特新”资质评定。

  而在补贴方面,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广州市行政区域以外迁入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签约落地并完成商事登记后,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而值得一提的是,对成功从广州市行政区域以外引入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落户的提质增效试点产业园区运营主体,给予单个项目一次性奖励,充分发挥优质中小企业聚集效应,有效配置产学研资源。

  在成为行业头部企业后,广州市不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在考虑上市。《行动方案》中提出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鼓励企业抢抓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契机申报上市。组织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等参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投资对接及项目路演。加强与上交所南方中心、深交所华南基地、新三板华南基地、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等平台合作,针对符合条件企业开展“多对一”上市培育服务。

  “科技力量和金融力量的结合,是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的必要条件。”在彭澎看来,针对“小巨人”这样的优质中小企业上市的诉求,相关部门还是要加大上市辅导的力度,加大和深交所、上交所以及相关的上市投资公司进行合作,来推动“小巨人”企业上市融资的步伐。

  在补贴方面毫不吝啬,在融资方面畅通无阻,对于中小企业发展初期面临的资金难题,这往往都是及时雨。2015年,当广州超音速公司攻克国内企业在锂电池AI智能检测的技术空白时,公司也面临空前的资金紧张,作为老板的张俊峰甚至不得不抵押了房产,而广州市番禺区有关部门联合建行等金融单位,为其提供了,“几分钟时间就放款了,我当时真的震惊了。”

  在广州,为中小企业办大事提供的“特事特办”,不但绝非特殊,而且相当普遍。作为国内质谱仪领域从事自主研发的少数企业之一,禾信仪器2019年就入选工信部第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而在2021年这家企业产业化基地项目进入工程收尾阶段时却发现由于门牌号没有及时办理,贷款无法得到审批,而广州开发区民营经济和企业服务局迅速出马,联络相关部门,门牌在一周之内就“搞定”。

  在《行动方案》中,广州市还提出还要为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用地需求优先纳入供地计划,甚至在交通出行支持方面,《行动方案》都考虑到了,对有效期内的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纳税2000万元以上的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允许单个企业每年2辆以企业为所有人的非广州市籍中小客车免除“开四停四”限制。

  《诗经·大雅》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为“小巨人”为代表的优秀中小企业栽下一棵棵引来金凤的梧桐,广州市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数量大爆发,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记者:周晓南 周卿 宋莹 陈诗欢 林石雄(云浮云安融媒中心)蔡鸿雁(清远台)m6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