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米乐特色有范:践行主流教育 丰满文化立校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09-22 07:02:01

  把学校办成高品质、高品格、高素质的一流学校,形成办有特色、教有特点、学有特长的优质风范,一直是上海市民办新华初级中学的初心。

  学校从1997年开办那天起,通过顶层设计,对办成特色学校进行了系统谋划,提出并践行以“做人求真,学问求实”为校训,坚持“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学有特长、培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致力于办成管理有序、教有风格、学有特长、教育优质的实验性精品学校。

  尤其是2012年8月在上海市教委启动首轮民办特色校(项目)的创建活动以来,学校至今已参与了三轮特色校创建,在凝练学校办学特色上做实事、下功夫、求有效,取得了积极成果。原校长陈剑波说:“特色创建旨在进一步深化‘主流教育’办学思想,培养学生成长主流意识,树立教师主流教育观念,打造主流教育学校文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实干求生存,以办学成效求发展。”

  学校将“主流教育”为轴心,将特色学校创建,不仅放到议事日程上,而且化为具体行动,从塑造校园文化、完善课程建设、提升教学实效、搭建活动平台、提升教师素养、加强基础保障、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主流,既是时代主旋律的表述,也是社会发展潮流的征候,更是追求一流发展的夙愿。主流,既是正方向,也是正能量,更是正轨道。

  确立“主流教育”。首任校长陆继椿认为,社会上各领域中的佼佼者,引领和促进各行各业发展的,是这个社会的主流人物。而学校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具有“主流意识”的人才。陆校长具体解释说:“所谓的主流人物是分布在各领域各行各业的,并不是说每个学生都要成为‘企业家’‘科学家’。我很认同这样一句话‘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大家都说成功靠99%的勤奋,但都忽视了那1%的天分,其实天赋是很重要的。我们不会要求一个第三层次的学生去和第一层次的学生比吧?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应该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才’。”陆校长强调,中学阶段,我们首先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才”在哪里,同时要培养他们“不服输”,具有力争做得最好的信念。

  倡导一种精神。“主流教育”倡导学生以自主的意识自觉地进入“主流社会”,被社会所接纳、所需要、所尊重。原校长陈剑波说:“学校倡导‘主流教育’,培养学生的主流意识,也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初中生相比较高中生的一大特点是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还有学习能力上参差不齐,存在较大差异。但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可塑性很强。因此,只要有‘不服输’的精神,经过努力,情况是可以改变的。‘不服输’就是指拥有积极乐观的上进心和‘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意识以及日积月累的行动建树。”校长都希望每一个民办新华初级中学的学生都有“不服输”的精神,都能明确自己要跟谁比,只要相较开始的层次有提高,那就是进步。

  文化,用来办学,也用来育人。文化,是弥漫性,也是熏陶性的,是一定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让学校的每一幢建筑、每一间教室、每一面墙、每一棵树木都有它的故事;让学校的每一项活动都有深邃的内容和活泼的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深刻体验、成长轨迹和幸福感受;让每一位老师风格迥异、精彩的课堂教学都有深深地镌刻在学生脑海中,这就是新华初级中学的文化价值。

  完善硬件设置改造。学校将校内建筑的历史都用碑文撰写并镶嵌醒目处,让学生了解这些建筑的历史。同时,学校所有的花卉树木都挂上吊牌,让学生了解它的学名和生长习性。学校不同大楼的楼层按不同专业的需求悬挂专业人物画像及人生格言。每个教室按学校不同时期要求具有励志格言、人性化的布置。近年来,学校还加大投入,逐步推进改造六大教育板块的专用活动教室,力争做到硬件环境育人,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发挥课题引领作用。在校级课题《以主流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校“主流教育”思想文化的熏陶功能,培育学生的学校认同感和归属感。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及实践活动等,将严谨的校风、踏实的教风、求实的学风、高标准的道德行为规范加以无形的渗透,努力唤醒和激发每个学生对学校的深厚感情,把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步树立起“主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力争成为同层面中做得最出色的人。

  搭建广阔成长平台。加大投入,持续努力办好《新华初报》《华初风》等校报校刊。同时,学校还开展了多次文学讲座及中外经典影视、名著鉴赏。图书馆增加藏书量,定期向学生推荐好书、新书,开展读书活动及演讲活动。

  此外,学校也认真开展一年一次的科技艺术节、庆六一活动、红十字会活动、班班有歌声、庆祝十一、管乐团专场演出、元旦辞旧迎新、体育运动会、游泳比赛、广播操、武术操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演同乐,充分体现了学生展示自我及个性特长、彰显了学生精彩校园生活的另外一面,也反映学校“主流教育”文化特色。

  发展是特色的基础,特色是发展的结晶。学校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立足于从学校、学生和教师三个方面齐头并进,促进办学提升、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

  “全面+扬长”的课程设置。学校以特色课程促进办学水平提升。学校积极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逐步建构能体现“主流教育”学校文化的课程体系。在夯实国家基础课程的同时,在原有科技、艺术、体育、人文、思维训练及生命教育六大教育板块课程基础上,扩展至全校四个年级八大学习领域,以拓展、探究等形式开发四十多门学校课程并逐步完善课程框架。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特长发展,人格完善”,丰富学习经历,获得多重营养,夯实学业基础。

  “扎实+特长”的学生群体。特色学校的创建最终仍要表现为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素质的提高。通过三轮创建的努力,学校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激发求知欲,培养出一大批“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学有特长、重在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学生群体。

  “敬业+专长”的教师队伍。学校通过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努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为教师的才艺展示和理想实现提供舞台。特色学校是一个标杆,引导和激励教师加强师德修养,修炼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通过专家引领,讲座,带教;校内师徒结对;推荐参与市、区优秀教研团队组,培养了一批敬业爱生、学术精湛的教师队伍。文/苏军

  民办新华初级中学的校园,在老师、学生和学生家长的笔下,会勾勒出什么样的画卷与情致?

  政史教研组长、团队教师陈斌这样描绘:“四年前,那一个绿树成荫的盛夏时节,我来到了民办新华初级中学,那一排白墙灰底的民国老建筑、实验楼前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令人心生敬意。窗明几净的教学楼,掩映在常青藤下,书声琅琅,让人无限沉醉……四年来,除了每天如一的场景,我更是慢慢体会到学校‘做人求真,学问求实’的校训和‘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学有特长、关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四年里,我看到的是校领导爱校如家、心系师生的日常;我看到的是同事们日复一日兢兢业业、对教育教学精益求精的作风;我听到的是家长们对学校、对老师由衷的赞誉;四年中,我感受到的是伙伴们的关心和温暖、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学校毕业班取得成功的喜悦……我想说:我很庆幸四年前的选择,也很自豪能伴随民办新华初级中学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见证学校今后更好的发展!”

  “一眨眼功夫我已经从民办新华初级中学毕业两年了,回想在民办新华初级中学学习的日子,一幕幕美好的画面就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洁净明亮的排练厅,难忘的维也纳管乐比赛,最重要的是四年间老师悉心指导,让我们从懵懂少年逐渐成长为可以担负重任的青年。尤其是管乐团的每一名团员,都经历从跟随师兄师姐的脚步,到能带领学弟学妹的排头,这样丰富的经历在初中阶段是难得的,我非常有幸在民办新华初级中学受到如此培养,尤其是进入高中后,得益于民办新华初级中学的锻炼,无论在学习习惯和艺术特长的锤炼都让我相对其他同学都更轻松自如一些,谢谢民办新华初级中学所有老师的付出,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给你们每个人打上大大的满分!”目前在上师大附中读书的2021届毕业生范雨萱为母校打出高分。

  2022届毕业生姚欣孜的家长毛小玉的笔触充满深情:“民办新华初级中学是一个温暖而有力量的学校。温暖在于不止有题和书,老师的谆谆教诲、殷殷关爱,还有体育赛场上的挥洒汗水、义卖活动的默契而潮酷的眼神、科技艺术节富有张力的表演、共同欣赏操场上难忘的壮丽晚霞……力量在于民办新华初级中学不仅是一个让强者恒强的学校,同学们在这里可以与很多高手切磋学问,而且在于民办新华初级中学更是一个不让人掉队的学校,哪怕不感兴趣、不符合自己特长的学科,老师也会用适合你的方式帮助你,让你进步再进步。”

  m6米乐

  学校自建校之初就提出了“主流教育”的办学理念,深化主流教育办学思想内涵发展,培养学生成才主流意识,树立教师主流教育观念,打造主流教育学校文化。学校依托课程建设与实施,发掘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引导不同层面的学生力争在同层面中做得最好。

  对民办新华初级中学来说,在诞生至今发展的过程中,积累的是一种文化,凝结的是一种精神,无论是学校办学体制的变化,还是学校在以课程改革与建设为切入点追求特色发展的探索实践,都体现了“新华初人”不断探索、勇于奋进、敢于担当、追求卓越的精神。

  而这种精神具体表现为精致与精细,精致在于目标清晰、过程完美、结果理想,精细在于科学驾驭、遵循规律、细节取胜。特色学校的提升脚步正是循着精致的旋律,踏准精细的节拍。精致,好看,赏心悦目;精细,耐看,富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