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教m6米乐育体系的重铸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08-14 20:22:24

  在完成了建筑防火规范的整理之后,有朋友问我,是不是要继续整理其他的规范。

  2018年的7月,我曾经写过一篇回答:当代建筑教育面对的现实危机到底是什么?

  而当时在我的硬盘里,躺着一个叫做《20140929建筑学教程》的项目文件夹,时年四虚岁。

  我谋划这个建筑教育培训体系,是从2011年赴北京接手管理我们这个天地都市建筑设计公司(也是我们这个天造地设联盟的来历)开始。

  在经历了三年的招聘/ 面试/培训/带项目/排雷等等建筑设计日常之后,也积累了从方案到施工图到施工配合,从前期策划到程序报批到合同催款,一大堆鸡零狗碎的职业经验。

  建筑师这一行的艰辛和混乱,让我知道,从头培训员工势在必行,哪怕员工最终会跑路,也比到处挖人要强。之后回到南京从零开始组建团队后,又恰逢阿客工坊的洪姐来访,谈到合作开发设计培训的事宜,于是建筑师职业培训的工作才提上了日程。

  期间我因撰写姚仁喜作品的《堂奥》系列,访谈他的合伙人虞永威先生时,虞先生也提到要在台湾开设行业公益的建筑师入门培训课,深受启发,今年再问,培训班已经举行了多次,令人赞叹,而我这里才刚刚开始。

  更早的经验,正如我在《建筑学新生入门指南》中所写,来自2002年最初以博士生助教的身份指导本科生一年级建筑设计课那一年的经历。因为眼睁睁的目睹自己初入建筑系的种种苦闷迷茫,再次原封不动地发生在新生们身上,深感同情和责任。(十多年之后的2018年我参加某老八校建筑学评图时,发现情况并未有明显好转)

  只是后来我才知道,当时的我对建筑行业的理解尚浅,还不足以为本科生授业解惑,所以直到四年后的2006年,我才以入学十年的经验,大体理清了建筑学本科教育的一些入门问题,于是有了入门指南一文。但是到了2011年,在上海参加工程实践三年后,我又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对原文进行了较多修改,并正式由建工出版社出版,这才有了那本小黄书《建筑第一课——建筑学新生专业入门指南》。

  也是在那时,我又产生了撰写《青年建筑师入门指南》的念头,只不过这一次难度更大,历时更长,并且经过多次本质层面的升级,从最初计划的一本书/建筑学教材,到如今需要全行业同行共同参与推动的可迭代开源体系。

  如今已是2019年末,我入行23年多,我想是时候,开始我们的下一步工作了:

  也许几年之后,当我们完成这项工作的时候,会想起这一切都缘起于我们这么多届建筑系学生对建筑学教育的理想、信念、苦闷、迷茫和幻灭以及重生。

  最令我震惊的,是我在近年来的工作中、高校评图中、网上言论中所见到的:如今的建筑系学生仍然对我们的建筑学教育乃至建筑设计行业,充满了潮水般无穷无尽的愤懑和怨念。多年来,不计其数的建筑学子发出了无数痛苦无助的呐喊,用人单位则早已对建筑系教育绝望,每一个走上设计岗位的建筑师,都不得不在工作后培训从头来过(或者自学)。无数宝贵的优秀青年学生,在五年建筑学教育后,变得颓废迷茫/无所适从/理想破灭/浪费青春/工作难找/收入低微/加班过劳/失去头发……

  第一个故事,是在我大一的时候,第一节设计课是铅笔线条,我就对课程的内容充满困惑和不满。而那时对教学同样困惑不满的,还有如今名人众多的95级师兄师姐们。

  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年的某个夜晚,在5字班专教的一次师生沙龙上,如今已是著名建筑师的某师兄提问学院某著名教授领导:为什么建筑设计教学会令学生如此困惑。教授的回答令我至今难忘:他以贫苦少年上少林寺学艺为例,说虽然少林寺只是让少年日日挑水劈柴,令少年迷惑,但多年后少年下山复仇时,却发现自己武功已成,手刃地主黄世仁大仇得报,可见教学行之有效,只是学生无法理解,建筑学教育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云云。

  当年我们都被教授忽悠的一愣一愣,然而如今我清楚的知道,这不过是骗骗小孩子的把戏。

  一切学科都有且必须有科学理性的理论路径和实践方法,并且对于18岁通过高考的理工科学生来说,这完全是可以理解和实践的。

  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如此。不只是几何原本和公理体系代表的数学,也不只是实验证明和理论规律的物理化学生物,还包括纷繁复杂的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甚至文学诗歌、古典音乐绘画,其理论,教材,培养路线,教学机制,都远没有如今的建筑学这样混乱与不堪。

  所有含糊其辞玄妙异常莫测高深,都是纯正的骗局。少林寺真的只是为了让少年劈柴挑水,练成武功只是少年的运气甚至幻想。

  另一个故事,是当我结束了一年的助教工作,心有所感,写了一篇教学总结,主要内容关于建筑设计课的人均教育时间和效果、课程题目设置以及教师的责任心问题,自感言语激烈,怕自己认识不深,系里另有苦衷,于是拿去请我的导师审阅。导师读后,哈哈一笑,在办公室角落里翻查良久,掏出几页发黄的纸张。我一看,正是多年前导师针对系里教学弊端所写的改革意见,主要内容,竟与我所写大体类似,一时无语。后递交给学院领导,果然石沉大海。

  第三个故事,是在2001年的博士生的开学典礼上,杨振宁老先生亲临现场给全体博士新生做报告。他毫不客气的直言,他在清华的那几年,最主要的学术上的收获,都是来自于与同学们之间的讨论切磋,而不是老师传授。要知道,那可是在闻名天下、大师辈出、被视为中国教育黄金时代的西南联大时期。今天我想起杨老的这段话,当然还是鼓励我们要重视同学相互之间的切磋自学,不要依赖教师。但我也觉得,我们这些建筑系学生,应当有信心也有能力自己完成建筑教育,而不必迷信学院教育,包括所谓老八校和国际上一些著名学院。当年的巴黎美院不也如日中天过嘛,后来呢……大家都知道了。

  第四个故事,是两年前接收了一个朋友推荐的孩子来实习。她告诉我,在经过五年建筑学本科教育后却茫然无措,但由于家长要求考研,就参加了一个野鸡建筑考研班,在一段时间的培训课后,竟然因为一位出自东南的学生讲师的讲课内容,重新建立了对建筑学的认知和信念,后来申请了国外大学,如今快乐的继续着她的学业。在最近几年里,我了解到仍然有很多本来优秀的学生,在五年建筑教育中饱受打击充满困惑,反而是被一些“充满铜臭”的考研班、留学培训拯救了人生和建筑信仰,这让我对我们的建筑科班教育更加失望,也改变了我对培训机构的看法,包括几位关系很好的如今从事培训的校友/朋友,感谢他们。

  当然,抱怨是没有用的,我们应当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行我们就上,当仁不让。

  面对建筑教育的危机,我的解决方案,就是与众多行业同仁一起,以开源和网络协同的方式,重新建立建筑学教育的框架体系,并鼓励不同版本的竞争和持续迭代,而不是如有些建筑学院里几十年如一日换汤不换药的培养计划和教学体系。

  我们计划从真正的行业实践与社会需求出发,对建筑设计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人文素养、历史知识、科学技术、工程执行等内容,进行合理的分解与组织,尤其是目前由一堆揠苗助长、急功近利的类型设计组成的建筑设计主干课,要回炉重造,充分学习其他学科如数学/语文/经济学/生物/计算机的教学方法,建立完整、清晰、合理的多元目标和多样化组合的培训教育框架体系。

  当然这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能够完成的,这要如同arxiv或者github那样,形成开源透明的行业协作机制,对已有的多种多样的行业教育和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测评、整理,在动态竞争与协作中不断逼近最优的系统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将与天造地设联盟的朋友们一道,先编写我们理想中的建筑学知识技能(资源)提纲框架体系,以抛砖引玉,切实启动这个计划。

  然后梳理总结行业中的各种已有教学资源,包括在线课程、实体培训班、具体知识点/技术专项领先的企业/建筑师、专业书籍、网站、影音资料、实际项目……等等所有能找到的一切。

  m6米乐

  框架体系从来就不会只有一种,体系和体系也是要互相竞争的,就像不同的5g标准之争。

  重要的是,建筑学漫长的少则十年多则五十年的成长历程,需要被明明白白的梳理出若干种可行的路径来。

  问题是要难的明明白白,穷的清清楚楚。让用户(学生)明明白白的消费(学习),知道自己将面对什么样的代价,和什么样的收获。而不是一切都蒙在鼓里云山雾罩。只有公开透明,总结并讨论,我们才有改良和迭代的可能性。

  曾经,获得知识是教育的核心;而如今,信息的获得不但不是问题,甚至信息过多成为了问题。

  在“有限的生命vs无限的知识信息”的矛盾中,我们需要对全盘的行业体系和产业/职业状况有通盘的了解,并根据自己的职业人生目标,选择(尽可能)最佳的知识技能组合,以取得最大的成功。

  这朴素逻辑的前提,是要存在不少于1个的较为完善的索引框架体系, 最好再有若干个测评机构。当然,唯有“目标”这件事,是其他人和体系无法代劳的。

  但目前的情况是,不但这个提纲框架体系没有被整理出来,甚至很多基础知识技能的教材资源也没有被撰写出来。整个建筑学,连一本类似《几何原本》或者《经济学原理》的教材都没有。夸张一点说,行业连基础共识都尚未达成,建筑学的情况近乎现代医学诞生前的传统医学时代。反倒是玄学类/不可证伪的文章和书籍满天飞。

  行业大量的关键信息还散布在田野里,没有被充分整理提炼,自由获取行业知识的效率还非常低,整个行业还没有适应信息时代的初级阶段。行业信息服务的渠道和内容都还没有成熟。

  但我也看见不少同行在努力创造这些优质的课程资源,比如凌克戈建筑师的幕墙设计培训班,也包括一些建筑考察旅行团。

  所以除了编写提纲框架体系,我们也会针对框架中确实的关键知识技能,邀请适合的人或团队,进行补全。我自己也试着写过一些知识点的教程,公司里沦为建筑教育试验品的九位同事,几年来一直在为此做着被研究贡献。

  我也相信,一旦提纲成形,行业需求被充分在展现,自然会有很多人主动来填补行业空白,这就是市场的力量。

  我甚至奢望不久的未来,可以由智能系统为我们推荐知识技能组合,而不用亲自面对浩如烟海的框架体系。

  我更希望在整体框架基础上,发现行业所缺,进而寻求建筑学本身的硬创新,例如设计的新算法,学科的新共识,基本原理的总结,重新发现建筑学的价值,改善建筑师的收入和地位,推动行业生产效率提升,避免行业恶性低价竞争和产能过剩……等等但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容我下回分解。

  我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的无知和膨胀,才会有重建整个建筑教育培训体系的狂妄想法?

  是不是现在的建筑教育已经是这个时代这个行业可能拥有的最优结果,我们盲目的改变只会更糟?

  这个学校只存续了十多年,寥寥几十个教师,学生也没多少——可是它改变了整个时代,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老式学院要么紧跟步伐,要么或者被颠覆,我们至今还在坐享他们的遗产。另一个类似但还未完全成功的学校似乎叫AA。

  我想:很多时候,并不是变革者有多么强大的能量,而是因为他们看见了时代真正的方向。他们所做的只是跟随历史的车轮,做一只搅动空气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