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米乐一楼一故事 带你回顾那些寄存的贵大老时光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05-20 15:55:12

  美丽的贵大校园里,总有一群“守望者”,或隐藏在校园某个静谧的角落里;或静静地看着门前花开花落,学生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于无声处诉说着贵大的悠悠往事。他们就是经历风雨洗礼的贵州大学近现代建筑群。建筑群多为苏式建筑风格,形式古雅朴实,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对研究贵州高等教育历史和贵州现建筑的发展具有较高的价值。

  现存贵州大学近现代建筑群包括南校区的校长办公楼、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老图书馆、七女坟、“抗战林”和东校区的1号行政办公楼、礼堂、出版社、明鉴楼、思贤楼、人文楼,其中校长办公楼、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老图书馆于2019年被列入贵阳市中心城区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1号行政办公楼、礼堂、出版社、明鉴楼、思贤楼、人文楼于2015年被列为贵阳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贵州大学近现代建筑群成立至今经历多次修缮,1984年对出版社进行了局部维修,目前主要骨架结构质量良好;2018年对校长办公楼屋面进行修缮;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老图书馆、1号行政办公楼、礼堂、明鉴楼、思贤楼、人文楼多年来稍有修葺,原有的结构保持较好,建筑群总体保存较好。

  贵州大学近现代建筑群从历史的沧桑中走来,迈着厚重而宁静,悠久而亲切,古老而柔美的步伐走向现代,仍保持着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的姿态,楼与树与人融合,展现着自然与人文的风采。

  校长办公楼位于贵州大学南校区笃实路西侧,建于1941年,坐西向东,总建筑面积211.10平方米,占地422.2平方米,面阔44.7米、进深23.5米、高7.8米。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共二层,木结构坡屋面,现为贵州大学南校区校医院。

  第一教学楼位于贵州大学南校区南湖路西侧体育场以北,建于1953年,坐北向南,平面呈凹型,总建筑面积2325平方米,占地775平方米,面阔43.2米、进深21.3米、高11.7米。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共三层,现为贵州大学南校区继续教育学院办公楼。

  第二教学楼位于贵州大学南校区南湖路西侧体育场以北,建于1956年,坐北向南,与第一教学楼并排,在其东侧,平面呈凹型,总建筑面积2437平方米,占地812.33平方米,面阔41.1米、进深21米、高11.7米。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共三层,现为贵州大学林学院实验室办公楼。

  老图书馆位于贵州大学南校区松涛路东侧,建于1953年,坐北向南,总建筑面积1724平方米,占地862平方米,面阔44.7米、进深23.5米、高7.8米。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共二层,红瓦木结构坡屋面,现为贵州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办公楼。

  七女坟位于贵州大学南校区松涛路校门处,为钱明汉、沈培筑、陈馥椿、朱令仪、沈菊英、平青梅、章小明七位贵阳女中学生的合葬墓。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4日,日军18架轰炸机经广西大溶口向贵阳发起了大轰炸,共投弹129枚,史称“二·四轰炸”,从贵阳女中逃亡至花溪的七位女学生不幸遇难,当地村民就近将七位女学生安葬在石园村口,即今贵州大学南校区属地。2020年4月,贵州大学在原墓地旁立七女坟碑,以追忆逝者、警示后人。

  抗战林位于贵州大学南校区松涛路东侧,系抗战时期国立贵州大学师生有种植种下,其中有多处抗战遗迹。

  1号行政办公楼位于贵州大学东校区明德路北侧,建于1952年,坐北向南,总建筑面积863平方米,占地391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一楼一底砖木结构,面阔九间,进深二间,中间为通廊。明间外凸做门头,4根柱子总体上为塔斯干柱式,但柱头却见明显的科林斯柱头风格,柱身无凹槽,建筑整体为苏式建筑风格。

  礼堂位于贵州大学东校区笃行路北侧,建于1952年,坐西向东,总建筑面积1952平方米,占地1300平方米,可容纳852人。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局部为木架结构(二层看台)。礼堂集中了主席台(舞台)、放映室、休息室等功能。设计时考虑自然和灯光双重采光原理,以及自然通风换气系统。

  出版社位于贵州大学东校区博学路西侧,建于1958年,坐西向东,总建筑面积3033平方米,占地1031平方米。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共三层,历经多次改造和维修,现主体结构质量良好。

  明鉴楼位于贵州大学东校区博学路东侧,建于1953年,坐南向北,总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占地350平方米。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共二层,木结构坡屋面,小青瓦。

  思贤楼位于贵州大学东校区博学路东侧,建于1953年,坐北向南,总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占地350平方米。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共二层,木结构坡屋面,小青瓦。

  人文楼位于贵州大学东校区践行路北侧,建于1957年,坐南向北,总建筑面积3212平方米,占地1151平方米。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共三层,木结构坡屋面,小青瓦,青砖外墙。

  贵州大学现代建筑群历史格局的变化,是贵州省近现代以来创办高等教育院校历程的缩影,体现了无数代师生的艰辛探索。这些“传家宝”具备哪些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教育价值,这就让溪溪带你去了解学习!

  1.贵州大学近现代建筑群体现了贵州大学在抗战烽火中诞生和近现代贵州高等教育的办学历程,具有民主与科学的新兴理念,在发展民族统一战线、开展多形式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充分体现了民国时期民主思潮由中原向西南边远地区延伸发展的历史,反映了近现代以来贵州地区接受民主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

  2.贵州大学近现代建筑群历史格局的变化,是贵州省近现代以来创办高等教育院校历程的缩影,从学校的建设到学科的发展,贵州大学体现的是无数代师生的艰辛探索,建筑功能的变迁和相关文献内容记录了近现代以来贵州地区高等教育观念的发展变化和兴衰,充分展现了文物本体自身的发展变化。

  3.贵州大学近现代建筑群由南校区的校长办公楼、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老图书馆、七女坟、“抗战林”和东校区的1号行政办公楼、礼堂、出版社、明鉴楼、思贤楼、人文楼组成。校长办公楼是国立贵州大学第一任校长张廷休教授的办公地,见证了贵州大学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贵州大学历史文化的传承。七女坟为纪念在1939年“二·四轰炸”中罹难的七位女学生而建,是见证抗日战争历史的重要物质遗存。

  4.贵州大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国立贵州大学时期就较早接受的主张,成为贵州革命斗争的一面旗帜。1949年3月,贵州省工委、贵阳特别支部分别在国立贵州大学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等党的外围组织,成为贵州省最早一批接受主张的学校,在随后的“三·二六”运动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贵州大学近现代建筑群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空间布局合理,工艺娴熟精巧,是贵州地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典型代表。南校区的校长办公楼、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老图书馆既有苏式建筑特征,又为中式传统屋顶,已于2019年被列入贵阳市中心城区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是贵州省近现代教育建筑的优秀代表。东校区的1号行政办公楼、礼堂、出版社、明鉴楼、思贤楼、人文楼整体为苏式风格,形式古雅朴实,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2.贵州大学近现代建筑群景观精美、幽静宜人,具有校园环境的典型特点。建筑布局巧妙结合地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1.贵州大学近现代建筑群的规划设计反映了近现代我国高等教育建筑和西南地区地方建筑工艺相结合的典型特点,建筑选址布局得体,与周围环境融合,整个旧址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2.贵州大学近现代建筑群的基本结构为砖木建筑,其材料和工艺反映了近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地域特征,文化内涵丰富,对研究贵州地区近代建筑结构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1.贵州大学是贵州第一所规模较大、学科较全、办学层次较高的综合大学,成立之初即设有中国文学系、外国语文学系、历史学系、数理学系、化学系、地质学系、政治经济学系、法律学系、工商管理学系、农艺学系、农业化学系、农业经济学系、土木工程学系、矿冶工程学系、机电工程学系、电机专修科、先修班、文科研究所和附设工业职业学校,是具有一套完整教育结构的近现代化大学,支撑着西南边陲一隅的高等教育,在风雨飘摇的政治中履行着育人的责任。贵州大学的创办带动了贵州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为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树立了里程牌,在贵州教育史上有突出的地位,是研究西南地区近现代高等教育重要的实物资料。

  2.贵州大学是缅怀革命先烈、接受m6米乐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1949年11月11日,贵阳解放的前四天,反动派制造了“双十一惨案”,24位志士惨遭杀害,其中包含国立贵州大学乐恭彦、杜蓉、高言善、刘端模、毛克诚、戴绍民6位师生。加上不久之前被杀害的史健、彭祖年、杨光文、陈默、金春祺5位师生,贵州大学先后共有11名师生被杀害。这11人中乐恭彦、杨光文是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