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米乐永恒典范:浙派传统公共园林特色(三)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3-12-21 04:31:46

  西湖园林是以自然山水环境取胜,这是它得天独厚的条件,西湖的公园、景点,把园内园外环境融于一体,善于借景,形成一个相对开敞疏朗、清新雅致的园林空间,这是西湖园林有别于江南私家园林的一个特点。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余年西湖园林的发展,可以说,它基本上是沿着继承传统、保持特色、博采众长、开拓创新的建设思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归功于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的正确领导,以及以孙筱祥、孟兆祯、施奠东等为代表的诸多老领导、老专家的智慧和汗水,他们为西湖园林乃至浙派园林的蓬勃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从西湖园林经典范例——花港观鱼公园、杭州花圃和太子湾公园的造园艺术来分析西湖园林是如何传承并发扬浙派园林特色的。

  花港观鱼地处西湖西南,三面临水,一面倚山。南宋时有一条小溪从花家山经此流入西湖,这条小溪就叫花溪,南宋内侍官卢允升在花溪侧畔建了一座山野茅舍,称为“卢园”。园内架梁为舍,叠石为山,凿地为池,立埠为港,畜养异色鱼类,广植花木。因游人萃集,雅士题咏,被称为“花港观鱼”。期间,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由此而名声远扬。康熙三十八年,皇帝玄烨驾临西湖,题书花港观鱼景点,刻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石碑阳阴两面,康熙和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这在我国碑林史中仅此一块。

  清末以后,花港观鱼衰败,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年久失修,仅剩下一池、一碑、约三亩荒芜的园地。1952年,由孙筱祥先生(1950年代初,孙先生担任杭州市西湖风景建设小组组长,之后又兼任杭州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后调任北京林学院园林系,现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主持花港观鱼公园规划设计,在原来“花港观鱼”的基础上向西发展,利用该处优越的环境条件和高低起伏的地形,以及原有的几座私人庄园,疏通港道,开辟了金鱼池、牡丹园、大草坪,并整修蒋庄、藏山阁,新建茶室、休息亭廊,至1955年,初步建成了以“花”、“港”、“鱼”为特色的著名景点。1964年二期扩建工程告竣后,公园占地面积达20hm2。2003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沿杨公堤开挖水系,使花港内部水体与西湖西进水体沟通,公园格局进一步完善,面积达到32.8hm2(图11、图12)。

  花港观鱼公园的空间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地形条件,以中国传统名花牡丹和世界最早养殖的金鱼——红锦鲤为特色景观要素,景区划分明确,各具鲜明的主题和特点。全园分为红鱼池(图13)、牡丹园(图14)、花港、雪松大草坪(图15)、密林等5个景区。在空间构图上层次丰富,景观节奏清晰,跌宕有致,既曲折变化,又整体连贯,一气呵成。它的最大特色还在于将开敞的大草坪与自然种植的密林配合在一起,把中国园林艺术空间布局和欧洲自然风景园造园艺术手法巧妙统一,中西合璧而又不露斧凿痕迹,使景观清雅幽深、开朗旷达、和谐一致。花港观鱼公园的艺术布局,对于发展具有民族特色而又有新时代特点的中国园林具有开拓意义和引领价值。

  花港观鱼公园的另一特色,就是充分体现了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艺术,对园林植物的体量、层次、色彩、明暗、质感、季相的对比、组合、搭配都作了仔细的推敲。全园在统一基调树种的前提下,又形成了各景区不同的植物主题。同时,还着意植物与建筑、山石之间的曲线、体量的调和,对花木的大小、高低、俯仰、盘曲等都作了严格的选择。在体形的组合、层次的搭配、轮廓的勾勒上都尽显山水画论的精髓。同时,由于公园内水体面积较大,通过滨水植物的种植搭配,丰富了水景的层次和季相变化(图16)。

  花港观鱼的核心景点——牡丹园,颇具造园匠心。全园面积约1万m2,纵横交错的鹅卵石小路把全园分割成18个小区。丘阜隆起,最高处建重檐八角攒尖顶的牡丹亭,形成全园焦点。东南侧坡有一平台,平台上有用黑白卵石仿梅树姿态铺砌而成的图案,平台旁植古梅一株,取宋代诗人林和靖《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现代大儒马一浮题笔称之为“梅影坡”。绕亭植有各种名贵牡丹、芍药品种数百本,按不同品种分为10多个花境小区块。此外,还配置有山石和黑松、白皮松、赤松、日本五针松、罗汉松、龙柏、匍地柏、梅、芍药、红枫、鸡爪槭、羽毛枫、紫薇、垂丝海棠、杜鹃等花木,高低错落,疏密得体(图17)。

  孙先生注重用多样化的园林植物来营造风景园林空间和植物景观的四季变化,优秀的植物景观设计和营造是花港观鱼公园的突出优点,通过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营造大自然的生趣是孙先生非常擅长的。在老一辈规划设计师中,孙先生无疑具有非常综合和全面的风景园林修养,对园林植物材料的运用非常高超。

  花港观鱼公园,是新中国成立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和兴建的第一座大型现代公园,也是整理和改建历史遗留风景名胜的试点工程,对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花港观鱼公园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立足人的需求,在继承中国优秀园林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特别是英国自然式园林的优点,具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对西湖风景名胜区公园建设乃至中国风景园林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是新中国浙派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优秀典范,成为新中国园林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杭州花圃位于西湖西侧,东临杨公堤,西接龙井路,与曲院风荷、郭庄相毗邻。其西借西湖群山南北两峰,北以栖霞山为屏,地理位置优越,是杭州著名的游览胜地。

  杭州花圃始建于1956年,是当时全国最早的专业性花圃之一,也是浙派盆景和传统春兰等花卉的主要集萃地。建圃初始,遵循“科研、生产、观赏”三结合的方针,建成具有“科研内容、生产基地、公园外貌”的花卉圃地,在当时曾作为全国各地花圃建设的样板。

  鉴于杭州花圃在西湖风景名胜区中的独特区位,为适应风景区的建设、发展需求,促进旅游发展,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就将杭州花圃的改造纳入议事日程,先后编制了多轮改造方案,并于1999年完成了对东部区块(莳花广场部分)的改造。莳花广场以“花”和“水”为特色,飞泉流水,繁花似锦,十二花神雕像栩栩如生。

  2002~2003年,西湖风景名胜区开展了全面的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杭州花圃作为综合保护工程的一部分,由北京林业大学孟兆祯院士团队提供改造方案,开始花圃的综合改造工程。杭州花圃新建了天泽孚应、小隐园、菰蒲水香、翠谷听香、水芳岩秀、汇芳漪等景点,进一步从自然式园林布局的角度改善了生产圃地道路横直相贯、过于僵直规整的状态,充分运用地形、山石、建筑、植物、水体、构筑物等元素构造出一个“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生态公园(图18)。

  杭州花圃占地约26.97hm2,地块呈长方形,东西长约700m,南北平均宽为300m(最宽处达428m)。全圃地势平坦、略有起伏,基本自西向东倾斜。园路结合生产需要,呈网状布局、平直相交,基本把全圃分割为北、中、南三大区块。园中水生花卉区、兰花室、盆景园(图19)外围乔灌木高低错落、疏密有序,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在总体关系上,外连内合,强调整体。花圃改造不是孤立的造园,而是整个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山水骨架、脉络的形成无不顺应、强调与外界的视线呼应、功能串联,使花圃环境真正融入西湖湖西的总体框架之中。散花台、金涧仰云、天泽孚应等景点均考虑了“看与被看”的关系。此外,花圃的边界处理颇具特色,强调了障与透的关系,化不利为有利,化随机为必然,拓展了视域,丰富了景观层次。

  布局结构上,采取了一主多辅的集锦式布局,形散神聚。场地周边的多个组团式花园为各类花卉的展示提供了尺度精巧宜人的小空间,各个小节点分别有不同的花卉或人文主题。而位于场地东西向的中央轴线方向布置了莳花广场与四时花馆,其空间尺度较大,利于塑造壮观的花卉展示场景,同时它又作为花圃的“心”,将周边地带集锦式花园串联起来,增强了花园的秩序性、方向感,增强了花园的整体性(图20)。

  作为改造类项目,杭州花圃的改造充分利用了原有的植物条件、水系条件,新建园林与原有有利条件完美衔接,浑然一体。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菰蒲水香与天泽孚应,保留了原有树木、水体,新建设施、建筑完全融入环境之中,使得新建项目建成后即取得历史感(图21)。

  现代园林不是单纯的观赏性园林,应在突出主题表达的同时,满足游人的参与、休闲需求。花圃改造汲取了中国传统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思想,在塑造各类不同主题花卉展示空间的同时,充分考虑了游人的休闲、参与需求,使得改造方案结构丰满,可游、可憩,其中包括茶座、婚庆场地、插花培训、莳花广场表演空间的预留等。

  太子湾公园位于杭州西湖西南角,东邻张苍水祠,南倚九曜山、南屏山,西接赤山埠,北临花港观鱼公园。此处原是西湖西南隅的一片浅水湾,有近180亩低平的空地,据《宋史》记载,宋时曾被择为庄文、景献两太子埋骨之所,湖湾因此而得名。

  古时的太子湾为西湖一角,由于山峦泥沙世代流泄冲刷,逐渐淤塞为沼泽洼地。解放后,曾是两次疏浚西湖的淤泥堆积处,西湖泥覆盖层达2~3m,表面经阳光曝晒,满是龟纹和洞坑,踏之如履软絮。土壤色黑、黏性重、物理性质差。山麓山坳岩隙为黄壤,属砂质黏土。

  1985年,西湖引水工程开挖的引水明渠穿过太子湾中部,钱塘江水自南而北泻入小南湖,明渠两旁堆积着开山挖渠清出的泥土和道渣,形成一块台地、两列低丘,其余皆为平地,地面长满藤蔓,间或有几丛大叶柳,冬季叶落枝垂,平地及堆泥区一片枯败景象。太子湾紧接九曜山北坡,夏季无风,冬季风厉,立地气候条件不佳。

  1988年,随着钱塘江西湖引水工程的竣工,这里被辟为太子湾公园,总面积76.3hm2。公园的主持建设者和主设计师兼造园师是原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局长施奠东和他的夫人刘延捷。建园时,因山就势,巧妙地挖池筑坡,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地形。园中以西湖引水工程的一条明渠作为主线,积水成潭,截流成瀑,环水成洲,跨水筑桥,形成了诸如琵琶洲、翡翠园、逍遥坡、玉鹭池、颐乐苑、太极坪等空间开合收放相宜、清新可人的景点(图22)。

  在总体构思中,将太子之意延伸为龙种,故在整体布局中,突出龙脉,以水为“白龙”,以地形植被为“青龙”,两条龙相互渗透,形成动与静、内与外、上与下等不同关联,共同构建全园的山水骨架。

  太子湾公园以园路、水道为间隔,全园分为六个区域,即入口区、琵琶洲景区、逍遥坡景区、望山坪景区、凝碧庄景区及公园管理区。琵琶洲是全园最大的环水绿洲。

  在地形塑造中,利用丰富的竖向设计手段,组织和创造出池、湾、溪、坡、坪、洲、台等园林空间,同时还根据功能与建设管理的需要,严格控制排水坡度,将所有园路均低于绿地,对园区排水及植物生长更为有利。全园地势南高北低,顺应引水需要,利用地形形成高差,促使水流顺畅地泻入西湖。

  在水体处理方面,首先是从功能出发,在保证满足钱塘江引水工程需要的同时,从景观和谐出发,以自然野趣为原则,在水系走向、驳岸处理、水位控制、水景营建、植物护岸等方面,进行了相应调整与建设,使引水工程与景观创造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水系由引水河道接出,以瀑布、溪流、跌水、潭池等多种形式组成,最终分流三处,在全园迂回流淌后泻入西湖(图23)。

  植物配置中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及生长态势等多种因素,利用植物特有的色彩、体量、外形、质感等表征,创造出层次丰富的植物空间。植物配置分高、中、低、地被及草坪等五个层次,高层主要有乐昌含笑、四川含笑等木兰科植物;中层按照季相划分,春季以樱花和玉兰为主,秋季突出丹枫和银芦;低层大量使用火棘和三颗针等植物;地被突出宿根花卉和水生植物;草坪以剪股颖和瓦巴斯为主。种植形式以片植与孤植、密植与疏林相结合,以体现全园自然、单纯、明快的氛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年一度的太子湾公园郁金香花展,从1992年开始一直举办至今,从三月中旬到四月中旬,为期一个月的时间,不仅全国闻名,在全世界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花展期间,公园内樱花、桃花、郁金香、二月兰齐放。太子湾的郁金香优雅高贵、色彩纷繁,种植布局注重色彩的和谐搭配和四周环境的烘托,融入自然山水(图24)。活力四射的春日“紫色精灵”二月兰的花期较长,与的樱花搭配出色彩交错、如梦如幻的绮丽景致,让人流连忘返(图25)。

  园中建筑不多,且体量较小,以体现建筑融于自然之感。同时在建筑及工程构筑的外装饰上,利用带皮原木、水泥仿木、茅草、树皮、水泥塑石等材料与手段进行了自然化处理,以保持全园景观的和谐统一。园路分为三级,均采用石材铺设。

  太子湾公园的精到之处在于以引水工程和明渠改建为主,辅以其他形式的水系处理,结合丰富的地形塑造,构建了一个饱满稳定的山水骨架,在其之上覆以大块面的植物种植、轻盈的建筑及流畅的园路,使全园在创造丰富景观空间的同时,不失简洁明快的特点。正如中国画论中指出:“山为体,石为骨,林为衣,草木为毛发,水为血脉,云烟为神影,岚霭为气象,寺观、村落、桥梁为装饰也。”

  作者:陈波 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风景园林系、浙江省浙派园林文旅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重点新型专业智库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m6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