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关心的问题 快来这里找答案m6米乐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3-11-30 05:19:38

  “增进民生福祉 打造品质之城”主题新闻发布会对构建具有河西特色、近悦远来的高品质生活城区亮点举措和经验成效进行了详细介绍。那么,河西区为品质之城建设还做了哪些努力?未来还有哪些亮点值得期待?

  答:河西区借助三级医疗机构资源优势,与医大二院、天津医院、胸科医院、环湖医院、儿童医院等8家三级综合、专科医院分别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全科、老年病科等8大学科,满足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今年以来,区域医联体内共上转患者682例,接收下转患者115例,群众健康获得感显著增强。

  以胸痛患者为例,能否抓住黄金抢救时间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键。为了打通急性胸痛救治的“第一公里”,区内12家基层医疗机构建成“胸痛救治单元”,与市胸科医院区域协同,优化诊疗流程,为患者的治疗赢得宝贵时机,年内共接诊402名患者,转诊上级医院61人。

  目前,河西区已初步形成以区域二级综合、中医医疗机构为龙头,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支撑,5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健康驿站为网底,236家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满足百姓的基本卫生健康需求。在此基础上,聚焦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在全区45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同步配建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或健康驿站,开设了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治疗、特需服务等适宜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项目,年内累计提供服务4万余人次。同时,河西区不断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实履约、做细服务,签约居民达到24.2万余人。提供特需入户、家庭病床、长期处方、失能半失能入户等10余项个性化服务,其中失能、半失能人群入户医疗1.6万余人次。

  问:近年来,河西区不断完善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网络,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受益。这部分工作下一步有哪些新做法?

  答:河西区将进一步完善服务供给体系,坚持助餐服务这个基础并做大规模,逐步建成社区食堂,深化助医、助浴、助洁、助急等服务,形成多元服务的养老格局。聚焦突出的居家医养、康养需求,深化完善医康养“三床联动”机制;聚焦低收入、高龄、孤寡、失能、重病、独居等重点老年人群,用好长护险和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等保障机制,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感受到关心、关爱。持续深化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完善数据分析、运营管理、场景展示、审核监管等功能,强化与阳光食品工程等智慧城市系统的互通,探索立体化、整体化、全面化、智慧化养老服务场景。

  河西区还进一步完善全域老年友好体系。结合实施中心城区更新提升行动和本区高品质“15分钟综合服务圈”建设,融入各类适老元素,提升各类公共服务的便利度,持续推进家庭、社区适老化改造,真正构建起老年人居家、出行、休闲、服务的全场景适老化模式。着力提升现有养老服务市场化水平,鼓励企业聚焦适老场景搭建、适老产品开发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并形成优质品牌。以党建赋能养老服务,加强养老服务中心党组织建设,强化与党群服务中心的互联互动,扎实实施“蔷薇工程”,做优做强网格化管理,及时倾听老年人呼声,帮助老年人解决问题。

  问:上个月,河西区城市绿道三期正式开放,我们又多了一个享受“慢”生活的好去处。除此之外,河西区还有哪些环境面貌的变化呢?

  答:城市绿道三期建成开放,标志着河西区7.7公里绿色生态廊道全线年时间的打磨,“工业锈带”成功变身为“城市秀带”。

  河西区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在增绿量、提质效上下功夫,串链聚点,出精品、出亮点,形成大绿生态体系。在串联城市绿道同时,充分利用社区游园、街边绿地等小型地块,在植被色彩、雕塑小品等方面融合底蕴特色,打造口袋公园,让百姓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今年又建成了17个口袋公园,目前口袋公园总数已达到49个。

  河西区树牢精细服务品牌,寓服务于管理和执法之中,努力当好城市管家。围绕环卫作业、园林养护、市容景观、市政设施维护、行政执法、停车管理和水、电、气、热服务保障等七大业务板块,细化实施城市管理“十四五”规划,用情用力提升城市管理工作精度、深度和温度。建设完善覆盖全区的城市管理“一网通管”数字化平台,让城市运行管理更聪明、更高效。

  河西区坚守城区安全防线,突出风险防范、精准防控,强化城市安全运行要素供给,全力以赴保供保畅保安全。扎实推进供热、燃气旧管网改造,雨污分流改造等,有序推进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完善排水与洪涝防治体系。开展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建立设施危险源及风险隐患管理台账。深化雨水管网溯源排查、窨井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燃气安全专项检查,加强城区安全保障能力。

  m6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