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艺术公园:从景观看一座城市的“艺m6米乐术拼图”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3-08-29 00:49:43

  2023年7月,成都双年展开幕。22个国家及地区,235位艺术家,m6米乐476件艺术品。当面对如此数量庞大、丰盛的视觉对象时,你会怎么观看?

  对一座城市来说,双年展往往是展现城市魅力的绝佳场域,不仅展览艺术,也展现城市的历史与人文脉络。双年展对城市裨益良多,拥有双年展的城市往往会进入全球最具艺术品味的目的地列表。

  与最负盛名的双年展举办地威尼斯相似,成都也拥有着丰厚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资源,使得这座城市具有承载大型艺术展览的物质与人文条件。

  在成都,作为连续两届举办双年展的天府艺术公园,总面积超过3000亩。作为城市的公共艺术高地,不仅满足了艺术品展示的远期需求,其公园环境的景观设计,也呼应着公园城市的形态。在天府艺术公园,艺术的形态交织在大地之间,人们自如往来,透过公园管窥成都,整座城市都可以被视作一处巨大的人文艺术景观。

  借此成都双年展契机,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艺、景度设计创始人李迅、艺术家邓筱,3位天府艺术公园建筑、景观设计的深度参与者,与他们从景观出发,激发观点,一起走进成都的“艺术拼图”。

  成都当代艺术馆与人文艺术图书馆取“窗含西岭”的景观意象(上);成都美术馆的设计灵感则源自“出水芙蓉境”的意象(下)/ 摄影:Holi河狸-景观摄影‍‍‍‍‍‍‍‍‍‍

  天府艺术公园位于成都市西北处,紧邻金牛宾馆,迎桂湖,环靠三环熊猫绿道。作为公园城市中重要的一环, 2023年成都双年展期间,天府艺术公园也是城市艺术人文的一扇窗口。

  在天府艺术公园,天府美术馆和当代艺术馆、人文艺术图书馆隔湖相望,中间坐落着商业水街,具有传统的川西院落风格。基于这样的建筑空间布局,在对天府艺术公园的景观设计上,景度设计为其提出了“两环、三园、十景”的景观空间结构。

  从景观的角度进一步解读建筑、艺术和城市之前,首先我们需要厘清:到底何为景观?

  景观(landscape),其实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界定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视作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建筑师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作为引进的外来概念,传统中国文化对景观的理解是“风景园林”,但二者其实有本质区别。

  景度设计创始人李迅认为,随着城市发展形态的纵深,我们更需要从空间的角度理解景观。至此,景观不仅是单一维度的观看对象,而是一种综合的城市环境形态。

  景度设计创始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学硕士,获美国景观建筑协会优秀奖、美国景观建筑协会荣誉奖、欧洲景观建筑大奖。

  这呼应着“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对景观的理解,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者,奥姆斯特德通过打造一个“实用的公园”,率先树立起了城市绿化系统的观念,其注重人本的设计原则,也推动人们对景观的理解多了自然以外的维度。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景观设计给城市问题带来的典型优势之一就是对自然系统和生态的深入理解。其提倡的“理性增长”、“紧凑城市”和“城市集约化”等理念,对农田、城市绿地和栖息地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纽约中央公园。设计师奥姆斯特德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地貌,让公园尽量贴近真实的自然。/ 图源网络

  近代以来,随着观看方式与媒介的迭代,景观与人的关系逐渐紧密。除了近代技术对景观的影响,“艺术”也是人对景观的重要参与方式。

  英国现代景观设计大师杰弗里·杰里科深信,“当景观设计学与美术,特别是与绘画艺术相结合的时候是最强大的。”对部分景观设计师来说,景观设计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将各种元素排列整齐,其更高的使命是“创造像绘画一样有意义”的景观。

  纵观国内外的案例,的确有相当数量的景观设计作品,是从抽象画中获得了直接的灵感。比如巴西景观设计师罗伯特·马克斯,他极其擅长通过视觉单一的色块,用植物的枝叶来创作隐喻性的绘画。/图源网络

  除了艺术对于景观的影响,景观设计本身,也在影响着我们参与艺术和城市的方式。

  在景度设计对天府艺术公园的解读中,便把握到了此地“水”的核心线索:这里有迎桂湖、荷华湖、芳菲湖三湖环绕,水系生态极为丰富。在景观设计语言中,首要便考虑到建筑与滨水空间的相互渗透,在使建筑场馆能拥有最佳观湖视野的同时,也让室内艺术活动与室外自然更好地融合。

  直面迎桂湖的核心滨水空间“湖畔浮阶”,近200米的驳岸线通过高差变化,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的滨水休闲区域。/ 摄影:Holi河狸-景观摄影‍‍‍‍‍‍‍‍‍‍

  在公园内有许多悬挑的亲水平台,通过这样的设计,鼓励人们直接坐在湖岸边。在坐卧休息的角度看眼前的风景,会收获和站立观看全然不同的视野和心理感受。/ 摄影:Holi河狸-景观摄影‍‍‍‍‍‍‍‍‍‍

  在设计当初,景度便希望人、景观和艺术可以高度融合。呼应“艺术公园”的定位,也在设计中适度留白,给观者更多自己的想象空间。

  当个人的体验深度参与景观,景观设计便不仅是对场景的单一设计,还是一场综合的对话,对话建筑、自然,也对话人类情感。

  依据人们在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麦克卢汉曾将媒介划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热媒介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传达大量的信息。类比建筑和景观,建筑是相对有距离感的冷媒介,通过视觉形成抽象感知;景观则是相对亲近的热媒介,比如我们直接就能闻到植物的气味,听到流水的声音,与景观形成近距离的互动与参与。

  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有着丰富体验维度的景观?李迅认为,设计景观,首先需要读懂建筑。建筑是明确的,景观则是对建筑边界的“模糊”,这个层面上,景观设计可以被理解为“景观建筑”——景观不仅能够与建筑体交融,也能够让建筑更好地融入进环境和自然中。

  在对天府艺术公园的景观设计过程中,景度设计团队不断与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对话,共同探讨出一种理想的、能够表达城市的景观场景。

  这种场景感,集中体现在“蜀巷水街”中。在公园内部,水街的加入,既丰富了街区空间形态上的变化,也实现了人行交通和停留交往功能的相互融合。

  “蜀巷水街”是商业街区中一条尺度适宜的生态水系。作为迎桂湖生态体系的延续,使人们在购物、游憩活动的同时,也能与自然环境产生互动。/ 摄影:Holi河狸-景观摄影‍‍‍‍‍‍‍‍‍‍

  如果说在空间的维度上,景观具有亲近性,而建筑相对有距离感。那么在时间的维度上,建筑相对稳定,经年久月保持固定的景象,而景观则处于流变,随着时间和季节而流转更迭。

  为了体现景观随着时间的流变,在对天府艺术公园景观的细节雕刻中,景观设计师没有使用过多的设计线条,而是利用大自然的光影来做设计,通过光影和节气的变换,勾勒出一处大地公园艺术。

  景观是一门艺术还是科学?这个问题虽然已经在很多研讨会上被提起过,但设计师对于景观“艺术性-功能性”的不同把握方式,让作品承载出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于李迅而言,“好的景观”是二者的平衡与融合,是一种“适度”,“设计师不仅应该知道一个景观可以做到什么样子,还能知道它不能做成什么样子”。

  “适度”也是人的尺度,考虑着人的感知与需求,在这个度里,人会很舒适。天府艺术公园的景观的种种细节处,都在释放着对人的友好讯号:一条可以连通欣赏公园各处美景的山园小径、花瓣状的临水座椅,以及沿路的一片林荫,在盛夏酷暑间,投下行走的阴凉。

  当我们思考“城市设计是如何产生”的时候,便会发现,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学之间存在着诸多的重叠。当然,打造一座宜居城市的任务非常复杂,需要包括景观设计师、建筑师、艺术从业者等在内的一系列专业人士的贡献。

  不同学科对应相应的视角与感受能力。为了进一步理解景观、艺术与城市的关系,一筑一事分别与天府艺术公园项目的建筑设计师刘艺、本次成都双年展参展人青年艺术家邓筱,进行了一场关于“景观”的对话: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中国百位建筑师;先后获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AAUA亚洲年度设计奖等。

  从观众的视角,刘艺对天府艺术公园的许多新观察,其实是来自于身边的朋友 。比如一位来自西安高校的老师,她惊讶于天艺和当地人生活的紧密关联程度,觉得这里与成都本身休闲特质的匹配度非常高。在里面,随处都能感受到开放自由的感觉。

  从建筑师的角度观察天艺,让刘艺很欣喜的是场馆的维持,管理团队把开馆时空间干净、通透的感觉保留了下来,这让人们得以持续在这里拍到好看的照片。

  在天艺,刘艺比较喜欢的景观是从天府美术馆看出去的水景。从室内看,两个水面会连在一起,形成水天一色。而每当落日的时候,从室内角度,还可以看到夕阳倒映,非常入画,富有美感,驻足在那里欣赏和拍照的游人总是很多。

  在刘艺看来,景观和建筑是天然相连的,是一体化的存在。他更认同景观landscape的内涵,“景观”并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园林或者调频景观,而是处于一个更宏大的体系里,包含了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尺度。

  从不同景观的尺度理解成都,可以有很多发现。对刘艺来说,成都最吸引他的景观是人文景观跟自然交互的状态,比如宽窄巷子里的大树、某个公园的草坪或者原野,这些景观散落在城市角落之间,是最日常的生活。

  建筑和景观应该同步演进、浑然一体。结合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刘艺认为,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可以更加紧密地合作,诠释出对城市和自然关系更多的表达。

  艺术家,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空间艺术与设计专业。国际动态艺术协会·中国分会会员;四川美协雕塑艺委会委员;四川省雕塑学会副秘书长;成都市青年联合会委员。

  在2023年成都双年展“未来考古”板块,邓筱的作品“BDO系列”参与了展览呈现。BDO,全称是Big Dumb Object,“巨大沉默物体”,指一种具有瑟震感和未来感的,巨大的、神秘的、拥有不可思议力量的物体。

  邓筱的作品由镜面多次反射构成视觉核心,呈现出玄幻莫测的、未知的神秘空间体验。采用看似非常强势的强反射材料,将视觉能辨别的形态消解到极致。当椭圆体缓缓运输搅动磁场,时间成为了需要屏住呼吸才能感受到的缓缓流动,就像静止,也好比深陷空无。

  此次邓筱在双年展呈现的作品是其“BDO系列”的2.0版本。其1.0版本位于成都文殊坊二期的妙圆剧场外广场,是一长达十几米的大型公共艺术动态装置。

  公共艺术动态装置,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艺术与建筑和景观融合的案例。在这里,“公共化”意味着,作品不单是个人化的表达,而是在地生长出来的,融合了地域、空间和自然的力量。

  作品落地后,邓筱还观察到了非常接地气和符合在地文化的现象:当几个月后她再去现场时,发现了有人自主留下钱币,卡在作品的砖封里。在她看来,这非常“文殊坊”。而这种大众主观的行为,也是造就作品公共性意义的重要因素。

  而在天府艺术公园,最让邓筱难忘的景观是将草坪直升入建筑屋顶。在那里,建筑的存在就像是在大自然中大地被风轻轻揭开一样有了诗意。

  双年展期间,不止于艺术场馆,城市本身也是一座巨大的艺术活动场:在这里,建筑与景观一同,成为了大地中的一处“艺术拼图”。

  这个夏天,体育和艺术如火如荼。这些发生在成都丰富的公共生活里,景观,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城市、建筑与艺术提供了新的角度。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 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网友找工作询问“是否双休”,反被HR教育:你个应届生,还要求必须是双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