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6米乐文昌宫门坊到小学校门 这座老建筑见证成都教育史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4-01-17 19:46:16

  近日,记者前往四川天府新区太平街道现场探访,距离门坊越近,越感到浓郁的历史气息,建于明代的石板路,见证太平过往的粮油厂,还有极具特色的小石桥,不仅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也吸引来不少文艺爱好者——一路行来,记者先后遇到写生的油画画家、创作的摄影师,还有拍摄历史短剧的团队。

  随着一栋很像徽派建筑的马头墙映入眼帘,门坊到了。记者看到,门坊高约6米,宽约10米,三面墙呈对称折叠状,仿佛一个巨大的屏风。门坊主要由青砖砌成,造型美观,正面的拱形大门上,写着“太平小学”几个大字,两侧则分别刷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等标语。

  m6米乐

  在太平小学工作了一辈子的退休老教师艾育生告诉记者,“太平小学”四个大字由学校一位爱好书法的老师题写,“无论作为文昌宫的一部分还是作为学校的老校门,这里曾是学校和太平镇每天最热闹的地方,家长每天都来到这里接送孩子,四周也满是做生意的店家和往来的客商。”

  多年前,太平镇和门坊面前的道路,曾是人们往来成都、重庆的一条要道,“以前的成都人到重庆,一般都是从九眼桥到华阳,然后经太平、简阳的贾家到重庆,过往客商都会在门坊周边的商家歇歇脚。”

  交通带来了太平的繁荣,也让太平小学成为远近闻名的教育中心,“早在1930年代,学校就设置了英语课程,成都市中心甚至简阳的居民,都曾把孩子送来学习。”

  门坊曾因交通而繁荣,也因交通的变化而变得“落寞”。艾育生回忆,随着历史的发展,包括成渝高速等一条条新的道路让人们有了更便捷的方式往来成都和重庆,路过太平的人越来越少,门坊前的道路渐渐变得冷清。

  随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入读的学生越来越多,原来的校门已经不适合大批学生出入,于是在2000年前后,学校将老校门正式封闭,门坊再不承担实际功能,只作为历史建筑被保护起来。

  “我小时候就住在门坊附近,后来又从门坊进出读书、工作,门坊可谓见证了我的生活。”太平小学老教师池育贵说,门坊历经上百年的风雨而不倒,希望在人们的保护下,继续屹立下去,让后来的人们看到历史留下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