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米乐郑州市103高级中学新校区:营造复合型、交往型、实践修身型“城市书院”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12-25 10:43:21

  原标题:郑州市103高级中学新校区:营造复合型、交往型、实践型、修身型“城市书院”

  又是一年开学季,作为全球范围内最重视教育的民族之一,中国对教育的积极探索和沉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不乏很多优良传统,比如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教与学的方式也是多样且充满互动;重视“修身”等等。虽然为适应工业化对大量受教育人群的需求,中国引入来自西方的教育模式,因资源有限,社会分配等现实问题而变得越来越僵化、“应试”、“卷”。溯本清源,回望传统,承载着我们优秀教育传统理念的“书院”空间模式,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受到质疑,中国正逐渐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认知、创新、社会交往、实践能力等。这些要求将对教育建筑的设计和规划提出新的要求,使其更加符合新型教育的需求。

  灵活性和多功能性: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因此需要不同于传统单一的教室空间,而是灵活、多样化、多功能的空间,可以容纳小组讨论、项目工作、独立学习等不。

  开放和合作空间:合作在新型教育中至关重要。教育建筑需要提供开放、丰富的空间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以更好地支持多样、互动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

  社交空间:学校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地方,还是社交与情感发展的场所。因此,教育建筑需要提供适当的休闲和社交空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文化与艺术元素:教育建筑应该融入文化和艺术元素,以丰富学生的视野和提高人文素养。

  场地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距离郑州市中心区约15公里,与郑州一零三中学现址相距约15公里。场地与龙子湖高校园区对望,周边多规划为科教园区及住宅区,在未来有稳定的生源及教学环境。

  项目建设用地面积57377 ㎡。按照45个全寄宿制教学班、2250名学生规模普通高中规划建设。拟建总建筑面积56491 ㎡,主要包括教学及实验楼、图书办公楼、宿舍楼、礼堂、体育馆、食堂、地下车库等。

  在总体布置上,设计首先力求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学区的最佳朝向和运动场地南北向的功能要求,并以此形成校园的主要形态、肌理。

  场地分区:根据操场尺寸和建筑群集中的原则,操场置于场地西侧,教学楼置于东侧,南侧德科路让出入口广场。

  功能落位:近操场放置体育馆食堂等公共功能区,东侧放置教学区,北侧靠近次入口放置宿舍生活区,各功能单独成团。

  形态变化:通过体块变化打造主入口广场和次入口广场,并在建筑之间营造中心庭院。

  书院营造:加入连廊将教学组团、生活组团和公共组团连接起来,营造丰富、宜人的书院氛围。

  校园分为四大功能区——教学区、行政办公区、生活服务区、体育运动区。教学行政区为安静区,生活服务区为次安静区。将主体教学行政区放置在远离操场的基地东侧。将生活服务区规置在地块的北侧,并利用建筑间的相互遮挡,将噪声干扰降至最低。

  体育运动场馆为动区,相对独立,位于地块的西侧,外围由绿树环绕,用以分隔教育核心区,减少对教学区的干扰。四区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同时又联系便捷。

  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形式与“院”有着不解之缘,从民居到寺院,从宫殿到书院,空间结构均围绕院落展开。本案借鉴传统书院的空间模式,着眼于古今的传承。

  传统书院注重仪式感,围绕中心轴线组织空间。本案沿南侧学校主入口—入口广场—行政办公楼—书院—高三教学楼,形成纵向文化主轴线,作为整个学校规划的主轴线,使各个空间层次分明,具有序列性,遵循书院形制的规划逻辑。

  由东侧教学区到西侧运动场的东西方向上,组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空间,以及在轴线两端设置的晨钟、暮鼓两个节点,形成东西功能次轴线。

  传统书院以庭院组织建筑体量。本设计将建筑单体呈围合状布置,通过教学楼围和出来的两个主要“书院”位于学校的核心位置,把行政办公楼的架空,将两个院子贯通。

  再通过校园内轴线的组织,形成由南到北若干个大小、特点各异的院落。然后,利用院落、风雨连廊等建筑元素加上绿植景观,打造富有学堂气息和舒适氛围的特色校园空间。

  利用室外平台,大台阶等设置立体、丰富的共享空间,以有效促进学生和老师乃至家长的紧密联系和沟通。

  通过走廊、楼梯、架空层等交通节点,设置半开敞式的交往空间,与公共场所相连但又具有一定的隐私性,能够很好地鼓励学生、老师交流互动。

  如果把校园比作一个微型城市,街巷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空间。设计将交通空间与教学群落空间,共享公共空间、叠加、融合、穿插,形成立体街巷,串联起各种大小、不同趣味的空间,让师生在其中自由使用,容纳多样的行为模式。

  传统书院注重文化传承,比如“白鹿书院”、“岳麓书院”等古代IP。本案着眼于整体城市环境,还结合郑东新区的总体规划,学校设计尽可能体现郑东新区与本案的形象特质,展现区域个性。

  同时,103中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新址的设计上,遵循学校内敛、悠远的设计风格,同时,提取铁路文化作为校园的文化IP。为了打造传承铁路文化的特色校园,将铁路交通元素抽象、提炼,运用到建筑空间细部,来回应原铁四中的特色铁路记忆。

  设计还将绿化小品、雕塑小品、山石庭院和名人名言题刻等巧妙地组合、布置,例如次轴线两端的晨钟暮鼓等,致力于营造一个富于人文情怀、文化内涵的特色校园空间。

  联创设计集团依托全专业,全过程齐全的技术力量,以总包的形式完成该项目。这保证了建筑、景观、室内充分沟通,无缝对接,让设计理念、策略得到深入、完整的实现,得以从全方位、多维度打造具有开放、复合型空间,以及独特文化气质的“城市书院”。

  景观规划围绕“书院”的理念。传统书院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常常位于山水秀丽之地。在本设计中,景观设计强调与自然的亲近,打造绿色校园。同时,注重空间形式的多样化,配合建筑的退台、架空、廊道连结等手法,通过景观平台、花架等景观元素的有机组合,创造各具特色的空间。

  设计强调轴线的”空间序列和景观的延续性,以保证书院空间的制式。用一条景观主轴线和多条副轴线串联一系列空间和景观节点。景观布置加强共享空间的连接,呈现出一个层次丰富、收放有致的“城市书院”。

  室内设计也紧紧围绕“书院”的核心理念,整体采用简洁的风格、淡雅的色调打造“书院”气质,并且,将区域文化筛选、提炼出“黄河文化”、“铁路文化”,并通过象征、场景营造等手法植入建筑空间,m6米乐打造有文化内涵的“书院”。

  设计师借鉴中国传统书院的精神特质,在设计中注重慎独与乐群的结合,体现以“修身”为核心的成德教育理念。同时,拆解、学习古代书院在空间上的一些特点,并结合新型教育理论中提倡的“有效思考能力、交流思想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和辨别价值的能力”等新理念对现代教育空间提出的新要求,实现了营造复合型、交往型、实践型、修身型“城市书院”的核心设计理念。具体策略可总结为以下要点:中心轴线、院落空间、立体校园、文化植入、绿色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