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丨宝应文教综合体之设计思路m6米乐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10-30 20:50:51

  在城市中心公共建筑用地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需要在同一用地中复合建设更多的功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生活需求。应运而生的各种综合性建筑产生出新的设计思路。文章通过对宝应文教综合体设计的分析,提出对于新型建筑类型设计的应对之策。

  宝应县文教综合体是我们近期参与设计的一种新型建筑综合体,之所以称之为文教综合体,是因为本项目由宝淮剧院、实验初中教学实验楼、实验初中风雨操场(含餐厅)和青少年宫(含教师发展中心)四个分别隶属于文化局和教育局的文化教育建筑进行组合,并建立起功能共享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建筑群体。套用城市综合体的概念,我们将这种由文化建筑和教育建筑等多建筑组合的建筑群称之为文教综合体。

  建设文教综合体的根本原因在于用地紧张,项目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城中心叶挺路和安宜路的交汇处,叶挺路宽24m,为老城区主要干道。建设用地南侧隔叶挺路为历史悠久的宝应纵棹园,西侧隔安宜路为宝应县体育馆。纵棹园三面环水,其中景色以假山、树木居多,苍松隐阁,亭榭倒映,碧荷飘香,杨柳婆娑,清代潘耒曾著《纵棹园记》来赞美纵棹园的典雅清秀与别具一格。用地东侧不远为宝应花城广场,花城广场地上为城市广场花园,地下为公共地下机动车库。用地北侧紧邻窑河及河边支路,通过整治即可成为滨河绿地。建设用地景观环境优越,文化氛围浓厚,交通环境便利,为宝应县城中心不可多得的建设用地。因此,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区核心地块,县政府希望建设更多的具有文化教育功能的建筑,与宝应纵棹园、宝应花城广场、宝应县体育馆一起形成文化教育、健身休闲组团,成为宝应县老城区的城市核心。项目建设用地分两个地块,A地块用地面积26605m 2 ,B地块用地面积17395m 2 。建设总建筑面积约5.89万m 2 ,其中,地上建筑总面积为3.62万m 2 ,地下建筑总面积为2.27万m 2 。

  由于建设用地不能满足所有单体建筑的用地要求,我们在满足各单体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将风雨操场、餐厅等配套功能和多功能厅、排练厅等公共功能进行共享。宝淮剧院为小型剧院,拥有观众席801座,分上下两层,上层楼座281座,下层池座520座。内部相应设置了剧院功能房间,如多功能厅、演员排练厅、化妆间、更衣室、休息室、控制室以及相应的办公等配套用房。剧院既具备应有的承接各项对外营业、活动的功能,又兼顾剧团正常排练、运转的条件;既能接洽各类歌舞、戏曲和综艺演出,亦能承接各种会议、讲座和培训。结合宝应县教育发展规划和青少年校外教育培训基地的发展需要,建设实验初中和青少年宫(含教师发展中心)。实验初中教学实验楼规模为10轨、30班,包括各种教室及教职工办公室。青少年宫(含教师发展中心)主要包含报名大厅、培训教室和报告厅。通过教学、教研、活动和生活等功能的组合,实现区域内教科研训一体化,实现管理统一、资源共享、信息贯通,进一步提高文教综合体的功能价值和建设意义。

  整个项目的建筑布局主要分为四大块,南侧1#楼为宝淮剧院,建筑面积为15858.91m 2 ;西侧2#楼为实验初中教学实验楼,建筑面积为13117.67m 2 ;北侧3#楼为实验初中风雨操场(含餐厅),建筑面积为3219.85m 2 ;东侧4#楼为青少年宫(含教师发展中心),建筑面积为7842.92m 2 。四栋楼彼此相互联系、功能共享又独立成区。其中风雨操场和餐厅为建筑群共享的餐饮配套和室内体育活动场地;宝淮剧院的多功能厅、排练厅等可同时作为宝淮初中、青少年宫作为报告厅、音乐教室、舞蹈教室使用。这些共享功能分别设置于建筑围合的中心位置,与周边建筑均设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整体建筑群按照“主次轴三分区”的格局展开。中心为宝淮剧院,由入口广场、宝淮剧院、风雨操场形成的主轴打造南北向建筑轴线,轴线的南侧与叶挺路相接,北侧与窑河相接。次要轴线为宝淮剧院和风雨操场之间的空间轴线,东西串接实验初中教学实验楼和青少年宫,与南北轴线共同形成交叉的空间骨架。

  中国建筑讲究群体组合,程式化的个体并不影响建筑群体的无限发展、扩散,更体现个体组成的群体效果。本项目是由宝淮剧院、实验初中教学实验楼、实验初中风雨操场和青少年宫四个功能空间组合而成的建筑群体。宝淮剧院以其文化建筑的定位在建筑群中具有主导地位,而围合庭院的内向性空间以及其中构成要素与宝淮剧院的主导性同等重要。在内外空间的处理手法上,本设计采用了整体性策略,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十字空间轴线关系,通过架空层、连廊、平台以及共享功能空间等设置,使得空间的衔接通透顺畅,形成视觉上的流动性。内部联系空间的设置,增加了建筑内部空间的趣味性,也极大提升了功能流线的便捷性。

  串联中形成空间围合的建筑组合、保留并融于建筑空间的古树、整体中富有变化的建筑表皮赋予了建筑整体文化气质,形成整体一致的空间性格,给人以高完成度的品质感。通过建筑群的整体造型、院落的流通变化、空间与实体的虚实相映、建筑文化的交融过渡等,使宝淮剧院、宝淮初中和青少年宫组合而成的文教综合体成为宝应老城区居民活动交流的新型文化载体。

  由于基地位于老城区,周边城市道路不是十分宽敞,而本项目由多功能单体组成,其中实验初中上下学的高峰段对老城区交通形成压力,因此对基地的交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项目的交通规划设计遵循“步行优先,人车分流”的原则,首先在风雨操场和青少年宫之间设置宽度15m的内部道路贯穿南北,将叶挺路和窑河河边支路连通,主要地下机动车出入口与大巴车停车场沿内部道路南侧设置。在内部道路北侧沿窑河南设置辅路以组织另一个地下机动车出入口以及后勤流线。此外,在地下机动车库设置了专门为学校上下学服务的机动车接送流线。通过基地内机动车的有效组织,使基地内部其余地面空间均为人行空间和非机动车空间,从而形成人车分流。

  考虑到基地南侧叶挺路为城市主干道,宝淮剧院和实验初中的主要人流来自于纵棹园、花城广场、东侧商业街以及附近的居民区,因此沿叶挺路设置了主要人流集散广场,作为宝淮剧院的观演入口空间和实验初中的家长接送缓冲空间,地面结合绿化设有非机动车室外停车场地,方便使用和管理。宝淮剧院、实验初中教学实验楼、实验初中风雨操场和青少年宫围合而成的空间是整个项目的共享院落,西侧与实验初中的校园空间相融,东侧与内部道路相接,是文教综合体的核心空间。

  宝应实验初中由教学楼围合成两进院落,学生由贯穿院落的路径进入教学单元、阅览室或风雨操场和食堂,保留的古树散落在院落中、路径旁,使校园空间和活动场所多一分场地记忆、多一分地域文脉。青少年宫的进出人流则通过内部道路组织——南侧设置了景观大台阶,形成双首层入口空间。

  功能决定形式。宝淮剧院作为城市文化建筑,与实验初中和青少年宫表现出的建筑气质是不同的。本设计中采用了文化过渡的设计手法,通过建筑文化表现过渡时的扬弃过程而获得了同一性。建筑文化在过渡时呈现为文化-建筑文化-建筑(空间)这三个概念之间交叉、对比、统一的相互关系。

  淮剧作为苏北里下河地区的地方文化,起源于里下河地区的乡村田头,由民间小调孕育而来,具有草根文化属性。当代淮剧在产生广泛影响的同时重塑了淮剧的文化品格,在淮剧艺术的民间草根气质中注入了优雅、时尚的元素,滋养出淮剧俗中见雅的文化格调。宝淮剧院的建筑造型表现出较为强烈的传统文化意象:首先通过对传统建筑深远的出檐、反宇的檐部以及柱体墙身的抽象提炼;其次采用符合传统形制的屋顶与墙身的比例关系;再者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实现现代材料技术和传统审美形象的和谐统一。m6米乐中国传统戏剧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同根同源,当代淮剧和现代建筑均表现出地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属性,并通过意向表现,实现相互融合。

  宝淮剧院两段式的造型手法以及传统建筑的文化气质延伸并应用于实验初中、风雨操场和青少年宫的造型表现中,而后者在建筑群体围合院落中通过活跃元素的设置与宝淮剧院形成文化对比和过渡。

  建筑类型从来就不是一个特定定义。随着社会发展与需求所产生的功能进化,建筑与空间的定义也随之演变。宝应文教综合体分别隶属于文化局和教育局,由于产权与管理的原因,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太可能出现的。但是由于城区中心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产生土地价值最大化、社会功能集约化的需求,因此类似文教综合体这种新型的建筑类型应运而生。这种情况并不是个案,而是现今社会的普遍现象。新型集约型建筑通过对公共功能、配套功能的共享,可以有效地消解建筑容量,使社会价值实现多赢的结果,这种方式是符合我国现状发展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