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米乐随香港教育建筑设计师萧博思走进校园设计的“教育场景”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09-13 17:55:05

  在中国设计过超过250所学校。17年来,他一直在建筑设计中践行他的设计理念,把过去的从火车站、机场到城市设计的丰富公共建筑设计经验,应用到教育空间的设计创新。他相信,建筑设计的核心在于创造场景和触发体验。2011年开始,他带领团队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慈善学校设计项目,项目旨在为中国国贫县的学童设计现代化校园。他的设计每年为五十万名中国学童创造了优质的教育环境和美好的校园回忆。

  他同样致力于新型创新学校和未来学校的设计和推广。他所设计的创新实验学校项目遍布全国,配合新型课程和办学模式,提倡以校园空间启发教育创意,以建筑设计助力教学创新,并在其中探索学校空间与社区、与当地产业以及与大自然的互动和融合。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人才培养的期待已经大大提高,当传统的学校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教育需求,教育变革与学校的变革便势在必行,而未来学校的推广无疑是中国教育实现改革升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有别于传统的学校形式,未来学校将以更加人性化、更加智能的方式出现在大家面前,更好地辅助师生的校园教学活动。近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发布了《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下文简称《计划》),结合中国国情对未来学校做出了分析与解释,认为中国的未来学校应该拥有绿色、智能和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集成、智慧、因变的新学习场景和开放融合的学习生态,等等。《计划》还指出,要推动一批未来学校的建立,从幼儿园覆盖到高中,从城市覆盖到乡村。

  未来学校将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课程,除去原本的基础学科,STEAM课程必将被引入,以建立更加有特色、全面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未来学校中的学习方式也将“升级”,学生的角色将从教育的接受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客体转变为主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不复存在,而一系列的实践化、生活化、互动式、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将打造出更加高效的现代化课程。

  未来学校势在必行,未来学校空间设计也必将提上日程,摒弃传统校园设计的局限和弊端,围绕教育目标,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使建筑巧妙地配合课程。在未来学校中,传统教室的概念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互动式空间,学习将不仅仅发生在教室里,非正式的学习空间将充当重要角色,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学习、社交和分享的“教室”。

  什么是“教育场景”呢?“教育场景”在校园规划中是一个由大到小的概念。从校园总体空间规划开始,通过研究师生的校园活动路径和节点,设计特定地点所遭遇的对象和所衍生的校园活动。简单来说,在校园设计之初通过对“教育场景”的预期设计,可以为在校师生创造理想的教学活动环境。通过对“教育场景”的深入研究,重新布局校园,决定建筑物和空间如何排列——哪些建筑该相连,哪些建筑可以产生“对话”,哪些建筑应该出现在一条路径上,等等。

  在传统的校园设计中,各个“教育场景”是彼此分离的,只是把各个功能区简单地排列、叠加在一起。

  例如:教学区仅仅用来上课,下课后所有学生一股脑地奔向食堂,饭后又直线回宿舍。不仅造成了同一时间校园内大面积空间的闲置浪费,也导致了各个校园空间彼此之间缺少交流,学习生活枯燥无味。甚至在一些新生代校园中,在现代化的建筑外观之下往往也存在着空间使用逻辑的缺失。

  空间设计规划是教育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往往也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一环。

  在一些学校设计中,我们通过一个穹顶将多功能楼、艺术教室、阶梯教室和操场的一个角落连接起来。平时各个区域的学生各自活动,互不打扰。而到了校园开放日、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时,这些地方就可以变成一个联通的空间:阶梯教室的隔门收起,与户外空间相连,极大地扩展活动场地;另外一边的艺术教室也联通作为展示区或其他附属空间,解决了传统校园规划无法举行大型活动的难题。

  不难发现,如果在校园设计之初缺少对于教育场景的设计,空间不是为特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所设计的,校园内所有的教室都将是一成不变的布局,都是固定尺寸的长方形教室,很多时候根本无法配合不同学科教师教学安排的需要,更不要说给学生留出发挥创意的空间。这种传统的学校设计,忽略了教育的最根本需求,而只是简单地把学校所需要的功能区域排列在一起,没有去深化研究教育模式,以及该模式所配套的教育场景和空间。

  我们在设计“教育场景”时,充分注重学生第一人称的感受、体验和求证,协助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参与活动和展示,加深学习成果在脑海中的印象,使记忆更为深刻。在为师生量身定做的一个个空间中,学生可以在其中自主学习,自己找寻答案。学生不再仅仅是教师教育的对象,他们已经成为自主的学习者。让课程与空间相结合,师生在特别设计的空间完成特定的课程体验,才能让学习效果最大化,这也是未来学校设计与上一代的最主要差别。

  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新的规划布局来配合,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创新的空间和设施来支援。在校园宏观的规划层面上,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等主要建筑从彼此分离,转变为互相关联,在空间上创造出了“不确定性”的场景设计。校园每一部分空间的功能由我们建筑师充分考虑到未来的种种可能性,在设计中提前预留出可以变化的弹性空间,让师生在日后的使用中自行探索,这种弹性空间是设计时的刻意留白。

  比如说一条简单的走廊,不再是由建筑师设定的功能单一的宣传廊,而是可以集陈列、宣传、展览甚至是互动和休息为一体的多功能空间,来满足师生在使用时不断变化的需求。

  例如:我们在一些学校中建造了不规则的花坛,可以作为学生的游乐设施、座椅或桌子,学生对于此类校园设施的使用不仅会增加他们的校园归属感,更会启发他们的创意。

  不同场景模式的变化源自于未来教育模式的变化。在未来学校,传统单向传授知识的模式将会一点点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类型的创意活动来让学生吸收知识,让学生以第一人称参与到学习中来。新的教育模式理所当然地需要新的教育场地,而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现在是不能百分之百预见到的。通过留白的设计,让教育空间在未来充满了机动性,满足一切现今我们不可预见的需求。

  在校园的不同功能分区上要有机动性的设计。在校园设计之初,建筑师就应该以第一人称体验校园生活,在不同的动线的交叉点设计出符合以上标准的不确定性场景。试想,当一群刚刚上完文化课的学生想放松一下,经过开放式的艺术教室,遇到了一群刚刚从艺术教室下课的学生,看到他们刚刚完成的新奇美术作品,5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交流?在这两条动线的交叉点上设计出可供学生交流分享的空间,通过这些“非正式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在校园内学习体验,最终形成“交叉-发现-感受”的流动线。

  作为建筑师,我们也考虑到走廊的深度利用。我们会在某段走廊做加宽处理,设置一些共享空间、讨论空间,甚至是图书角等,为学生打造出更多的场景,在学校内创造更多遇见和交流的机会。而在图书馆中,也充满了不同的场景。除了传统的阅读空间之外,还遍布读书会分享的空间、讲故事的空间、讨论交流的空间、查阅资料自我学习的空间,等等。图书馆从一种单一的储存借阅功能到多功能的转变,催生出更多变化的场景,配合新型的学习模式。

  经过建筑师的精心研究和设计,校园内每一条动线都为师生之间、师师之间和生生之间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更多交流的可能性,学生更容易找到老师,老师也更容易观察到学生的日常活动。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流动性场景遍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促进每个成员之间的彼此交流。

  我们深知交流在未来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在空间设计上为学生日后在社会中的良好交流打下基础。每一个在校园内交流的机会,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都被我们建筑师提前规划好,又有一定的“留白”供师生自由探索。这样的未来学校校园将由一个个的事件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功能区构成。

  在校园大大小小的空间上,也要有机动性的设计。未来学校将关注个性化教育,不放过每一个角落,在校园各处创造出各种形态的小型空间,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使用和发展。

  例如:我们在一所学校的校园广场上设置了几个像火山口一样的装置,学生们可以围圈而坐,自由平等的交流,也可以把它们当作一个个小地环形舞台,这一个个小型空间无时不刻不在鼓励学生参与、分享和展示,来激发学生寻找自己的兴趣。

  这一系列非正式学习空间,也在悄悄颠覆传统定点教学的教育模式——大部分的教育没有必要再发生在教室内,而应该随时随地在校园每一个角落发生;学生的角色也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而变成了分享者和参与者,“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每一个活动、每一个场景中悄悄实现。

  未来学校应当因地制宜,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学校在设计之初,就应充分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环境和大自然。首先,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可以成为校园景观和环境的一部分,甚至可以与学生发生互动。其次,当地的社会环境同样重要,未来学校应与社区接轨,与社会接轨,从完全封闭式的校园变为半开放式的校园。

  如此一来,学校中的各个学科和文体活动就会得到周围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熏陶,而学校也将成为社区环境的一个场景。校内与校外的场景相互融合,去折射和探讨当地的文化社会现状,为当地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场景以及无限的可能性。从一个表演舞台,到一个向公众开放的绿地公园,甚至是一个文创园区,未来的学校将以全新的姿态和环境,和社会展开对话。

  例如,西藏的一所学校坐落在旅游景区内,我们便将文创广场引入校园,让师生可以从当地的文化气息中汲取创新教育的原材料,并把创新加工过的成果通过这些校园内的开放空间展示给社会,接受反馈,提升学生自信心,优化教学成果。

  在未来学校,知识将渐渐去中心化,学生获取知识更多时候依靠伙伴和朋友之间的分享以及个体的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途径将变得越发自由、民主、开放。与之相对应的,校园也需要越来越民主、自由和开放的空间,来一点点打破学校中过时的阶级壁垒。学校不再以教学楼为中心,而是将中心分散,又彼此关联;处处提前规划,又处处充满弹性。

  时至今日,教育变革和学校的革新已是大势所趋,未来校园的普及更是符合政策的要求和师生的期望。在未来学校,更加多样化、创新化的课程和更加便捷化、透明化的管理离不开校园规划伊始对于教育场景的悉心研究和精心设计,这样的校园也最终会帮助学生在校内完成随时、随地、随心的高效的学习。

  Q1:萧设计师,您好,首先想请您谈一谈作为教育建筑设计师的经历和专业成长。

  A:你好。我是一名香港注册建筑师,在建筑行业有17年的从业经验,曾经在英国格兰威治大学和香港大学求学。我的一些家人也是从事室内设计工作,让我从小对设计感兴趣,但慢慢长大,我发现自己更想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因为我觉得建筑支配室内,建筑设计师可以用创作力来改变现成的空间问题,建筑设计能让设计师重新定义空间,因此我觉得建筑设计更有趣。印象很深刻的是,小时候有一次站在香港中环摩天建筑面前,觉得很震撼受到感染,便激发了我做一名建筑设计师的梦想。我的第一份工作是SIP(学校改善工程、政府工程),参与过不同类型的项目,如对香港的一些学校进行改造、加建,还有公共建筑和城市设计。第二份工作是在另一家公司,做过大学的设计,如大学的学生中心、大型公共基建等等。第三份工作,受香港一家知名慈善基金会的邀请,成为慈善基金会的设计总监,当时慈善基金会希望在中国开展教育扶贫,具体方式就是捐款建校,我们跨越全国19个省份,与当地政府联合创建学校,计划建校100余所,实际实施建校200余所,如国家级贫困县毕节地区、四川的藏区、湖北恩施、十堰地区等等。

  Q2:捐款建校的确是教育扶贫的一种有效方式,我觉得你们能做到这么大范围,想必也遇到过很多阻碍吧,能和大家谈谈这个项目的情况吗?

  A:是啊,遇到的问题挺多的,项目开始,我们就有三个考虑:第一,在现有国情下如何改进,不能推太快,走得太超前,导致社会用不到,地方的财力、技术建造不出来,教育的模式匹配不上学校建筑设计,在此背景下,第一步如何迈出是个问题;第二,基金会希望尽快可以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因此建造速度也是一个关键,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建最快、最多、最好管理的学校,同时节约成本;第三,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很多学校的建筑状况都是仅仅停留在只有一个空间,能容纳学生、老师,具备保暖功能就够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学校建筑肯定也会被更新换代。因此这是一个具有很大挑战、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个项目。

  当时这个项目核心设计团队只有三个设计师,那么该如何去管理19个省份、200多个点?如何用五六年时间完成200余所学校的建设?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想到一件事情。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特大火灾,一晚上烧毁半个山头的房屋,灾民睡路边,当时的英国政府考虑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房屋,安置灾民,于是诞生了香港最早的公共房屋,用低廉的成本,标准化的方式快速复制,关注到一些安全、卫生等最基本的条件,实现了短期快速安置灾民的目标。也许建筑复制不是一个最好的答案,更高的层面来讲我们是需要用建筑来解决一个社会问题,扶贫工程就是一个改善工程,因此在此前提下,标准化是一个答案。标准化的好处在于,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质量。

  我们在开展设计之前首先都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实地考察,接触当地的老师、校长、教育官员、孩子、家长,最重要的其实是孩子。通过聊天,了解不同的人是如何看待这这所学校的,从而让我更了解孩子、老师需要什么,同时也更了解国情、民情。北上广经济发达城市毕竟是少数,那大部分欠发达地区如何改善教育空间?虽然北上广有很多好的学校,但资金投入也大,而我们的扶贫计划,则是又要求速度快、质量好,又要求能容纳更多的学生,这个项目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路径案例。

  我们会把扶贫项目工程像iphone一样来建,分第几代来做设计,一年出一代设计,核心理念保持不变,一代一代改进、更新、增加、改善问题,一共做到有七代的设计。

  Q3:嗯,模板的迭代的确可行,那我很好奇第五代设计与当年国内其他学校的设计有什么特别之处?

  A:其实从第一代开始就已经有一个很颠覆性的差异了,第五代和其他学校的特别之处大概有两点:

  第一,学校的规划、布局不一样。从空间如何规划,一个大场面如何规划,已经可以看得出很不一样。传统学校一般会分三个区,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里面一排排,每栋楼分开,或者是偶尔有些走廊、连廊相连。而我们当时的设计,是在围合式的理念下,建一个方形四合院一样的学校,当然也要满足各种日照、通风的需求。我们的理念更强调,学校的定位不单纯只是某一个功能,而是一个社区,一个“大屋子”,如有些寄宿学校,九年时间,从小学到初中,孩子在学校呆的时间比家里还要长,因此学校就是孩子的一个家,一个孩子们的“大宅子”。

  第二,从学校的功能分布来讲也不一样。传统的学校倾向于按功能来分类,而我们不是以功能来分类,我们是以孩子每天的体验来串联功能,我们更关注孩子每天从早到晚,他看到什么、见到什么、参与到什么、碰到什么人,这两者从出发点就不一样。比如传统的学校,音乐教室与舞蹈教室放在一栋艺术楼里,然后一栋实验楼、一栋图书馆。而我们的设计是,孩子每天吃完早餐去上课的路途中,能否看到别的孩子已经在上兴趣课,在练跳舞之类,之后吃午饭的时候,是不是会很方便地经过图书馆,从很通透的图书馆里进去,很容易地借本书出来然后再回宿舍。而传统的学校流程是,如果孩子需要去图书馆借书或是去实验室,需要花五分钟甚至十分钟从这栋楼走到那栋楼,这样孩子就已经不想去了。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学校整体就具有像家一样的方便性,一个能容纳2000人的“大宅”,所有人都生活在里面跟大家分享。

  当然,里面还有许多不一样的理念,比如一个围合式建筑,会出现一个广场,而广场跟一块空地是有区别的。传统的学校通常是建几排楼,前面有大广场,我们在跟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就会跟我们讲,“你知道每次搞活动我们最辛苦的是什么吗?——那就是每次都要把钢琴从位于五楼的音乐教室搬到广场上来,因为音乐教室不能容纳这么多人,活动搞完再搬回去,劳力费神。”这种广场就单纯是一块空地,因为它功能不配套,除了能排排队外,其它都做不了。而我们设计的学校,用建筑把空间、空地围合起来,里面有很多小庭院,中间有大广场,之后就不一样了,比如音乐教室就在地面,在广场旁边,平时的噪音也不会影响别人。再在小的设计上做一些调整,比如打开一扇门,钢琴推出来,广场上站很多人,活动就可以在这里开展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设计的出发点就不一样,我们会设想孩子每天会发生些什么,会遇到什么人,将来这些孩子是需要表演的,练了钢琴不是给自己听的,而是要表演的。传统学校有没有这个空间?有,但是在一个报告厅里面,每天锁着,要用时需要开灯、开空调,但我们设计的学校推开窗就可以做这种校园表演,我们以教育模式为出发点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Q4:听起来第一代发展到第七代是有很大变化的,那么这七代设计中间出现了哪些蝶变呢?

  A:标准化的东西开始每个都是差不多的,之后因为各所学校的地形、气候条件的不同,或是功能要求的变化,我们开始做一些重新组织、调整,加入一些社区性的概念,从能容纳一百人到能容纳一千人至两千人的空间,构成模组会越变越细。开始有可能是整个图书馆是一个模组,慢慢我们投入时间、精力去研究,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将模组精细化,第一代可能方方正正,到第七代就能将各个模组做很多新的排列组合。

  另一方面,是越来越有趣,刚开始可能简单一点,比如一条走廊,刚开始就是一条走廊,慢慢地会添加一些附加价值,增加一些游戏的功能,增加一些有趣的游戏的空间,再穿插一些其他的功能。因为有些地区受经济条件限制,学校没有经费购买很多游乐设施,例如我们就会将一部楼梯改成一个恐龙造型的滑梯,孩子可以从上面滑下来,花费没有变多,孩子也会变得开心。

  后来我们就研究教育场景会有多少种变化,当模组越变越小的时候,不同模组就能组合成为不同的空间,比如到后期,我们设计的会有一个大的钢网架,大概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就像一个半开放的多功能空间,一边是演讲报告厅,一边是艺术区,有几个艺术教室,他们联合在一起,平时三个区域分开来使用,到了某个开放日、家长日的时候,这三个空间就可以全部打通,连在一起来使用,比如家长进来,这边就可以有很多摊位做宣传、那边听讲座、其它小的空间又可以做其他的活动,我们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不同功能模组的组合。

  A:第六代在布局上更趋分散。之前的设计比如教室,大多集中在教学楼那边,到了第六代,我们就把劳技、艺术、音乐、舞蹈等教室全部分布到学校地面的不同角落。传统学校是在某个时段所有学生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在上课时全部集中在教学楼,下课全部都在宿舍,同一时段,其他地方都没人,体育馆也不经常开放,球场的看台也没人。而我们新的设计就是把很多不同的活动、不同的学习内容,都分布到学校不同的位置,这样一来,首先,在不同时段,学校角落的空间都会利用上,而不是都集中在一栋楼里上课;第二,当这些教室放到平地不同的点上面时,就可以跟室外的空间联合,变成一个小小的庭院,比如学跳舞、学画画,就不一定要挤在一个房间里学习,门窗打开,推到外面,这样很多室外空间就不会浪费掉了。

  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当孩子下课经过活动室,看到学兴趣班的孩子在学什么,他就会想跟他们交流,会激发自己的兴趣爱好,产生让孩子们相互影响的作用。这也是一种场景记忆,在哪里遇到哪些人,在哪里会看到一些什么样的活动。

  A:没有,是建完这200余所学校之后,基金会的历史使命完成,2017年我便创办了自己的品牌工作室,设计团队仍然还是之前的成员。

  Q7:在校园设计之初对“教育场景”进行预设,这是否属于你个人提出的全新设计理论?

  A:不是,我有见过有人提过类似的概念,但第一,这跟我自己的建筑信念有关,我认为建筑是给社会、给使用者设一个背景的,那这个背景实际上就是生活中一幕幕的场景,这是我自己的信念,虽然建筑有很多不同的风格,但我无论做任何建筑,我都会从这个角度出发;第二,我认为建筑与教育是有一个共同点的,二者都是来创作一种“第一人称的体验”。比如做这个建筑是要让你感觉到什么,你用起来有什么感受,这个很重要,尤其是公共建筑;教育很多时候也是这样,很多时候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空间、一个场所,让他自己去领会、去学习、去寻找,去找到他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我认为学校建筑就应该是给予孩子一个场景,无论是物理环境还是建造出来的环境。

  什么是“教育场景”呢?“教育场景”在校园规划中是一个由大到小的概念。从校园总体空间规划开始,通过研究师生的校园活动路径和节点,设计特定地点所遇到的对象和所衍生的校园活动。

  我的中学在香港是一所很好的中学,当时的时代背景还是填鸭式教育,但我们学校在课外会留很多空间和场地给我们做兴趣爱好活动,这种体验本身也启发了我做这种所谓的“教育场景”设计。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教育场景”呢?因为知识的分享出现了变化,整个概念已经变了,这个时代已被互联网彻底改变,知识的来源已不仅限于书本,不一定是由老师教授,这不是对老师不尊重,老师的地位没有改变,只是老师在往引导者的身份转变。孩子有很多的渠道获取知识,将来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满足于执行命令。现在都追求有没有创意、有没有自己的思维,有没有批判性思考,这是如何来的呢?这是孩子在学校有没有机会自己去发掘自己喜欢的,自己去研究,找到答案,这种学习模式就需要这种新的空间,有没有讨论的空间、有没有表演的空间、有没有表达和分享的空间。比如图书馆,是一排排书架,里面全是书籍,这还是一个空间吗?现在图书馆里面是不是有书都不是那么重要,只不过提供一个新的空间,作为一个知识分享的场地,一个及时分享的空间。

  教育场景将产生一个个事件,在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事件,每一个事件都有不同学习的情况。哪怕只是几个学生在一个地方碰面,交流某一方面的兴趣,或者是在不同的地方能碰到老师,还是把老师和学生分开在两个楼层,这种都是互相学习的一种情况,事件里面的人物要有交流的能力、表达的能力。现在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书呆子年代,书呆子慢慢都会被智能机器取代了,将来需要的人才都是“活生生”的人。因此,学校就应该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学校不是监狱,不是每天按照课表操课,应该是有充分的自由度,有民主的空间,这里的民主是对等的,双人对等,师生引导学生,老师不是权威。如今的时代,权威的定义已被模糊化了,没有核心权威的概念,没有说老师教授的就一定是对的,因为现在获取知识的来源有很多渠道,学生也可以自己去比较,因此学校空间的定位就要有所改变,因为教育都已经在改变。如果教育再不变革,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将不能为社会所用、为时代所用。教育场景不是一个主题式设计场景,关键在于树立问题,而不是答案,这跟教育理念是一样的,不是跟孩子说“这个是什么”,而是问孩子“你觉得这个是什么?你告诉我,我再来补充给你”。所以,空间应该是这样定,而现在还是普遍存在这个问题,不知道如何定空间,我认为我们要定的是让孩子有个自由的空间来发挥。

  A: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教育建筑是一种专门性的公共建筑空间。在建筑师进行设计时,首先要非常了解教育的需求,例如各种课程活动的形式,师生每天的生活流程等等。这相当于需要理解学校是怎样运作,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在调查及分析需求之后,建筑师要给出他对该学校的教学形式和学校与生活在空间设计上配合的观点,然后通过规划及空间设计,造出一所有灵魂的校园。

  Q9:可以看出来教育建筑设计是很独特的,那建筑设计师需不需要懂一些教育呢?优秀的空间设计师是不是都可以来做教育建筑设计?

  A:作为教育建筑师,当然需要密切留意教育的趋势和动态,了解到使用者对空间的需求。其实,无论建筑师在创作什么类型的建筑,都应该充分与各方的专家和使用者沟通,建筑师就是需要从主观与客观之间找到平衡。

  Q10:通过经验的积累能够发现老师、学生很多很精细的需要,根据这些精细的需要也能做一些很好的设计,您能具体举例说一说,有哪些很小的地方是花了很多小心思的吗?

  A:比如,传统的学校,每一层有个老师办公室,老师办公室就是一个很小的房间,而我们设计的就是做一个围合,在一栋建筑中,将二三四层打通,做一个教师办公中心,所有老师、领导都在那里办公,里面不分房间,是一个开放式的大空间,这样一来,不同科目、不同年级的教师都在一个空间里面。它的好处在于:第一,让整个团队相互理解多一些;第二,相互交流、沟通多一些,使团队氛围更融洽、更融合。

  Q11:传统的学校设计,都是建筑者主导,现在逐渐加入了教育者的元素,未来,是否也应该让学校真正的主人——学生参与其中?

  A:前期就会有教育工作者、学生来参与讨论,哪怕不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但目前这还是比较理想化的情况,大多数情况是校长和老师参与其中。比如我目前做的项目,校长很早就已经到位,会来跟我们接洽,参与讨论,有些会有教师团队来参与讨论,学生参与讨论的难度大一些,因为很多项目是政府主导,没有这个环节。但是我认为了解孩子的需求是很重要的,建筑设计就是要了解使用者的需求。现在可能没有这样正式的环节让孩子参与进来,但我认为好的设计师应该通过经验的积累或不同的方式,来了解孩子、老师的需求。

  Q12:建筑设计师靠什么去预设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教育发生”,即文中提到的“教育场景”?

  A:观察、经验、了解和创新。了解老师们的工作流程,比如他在校园会经过哪些地方、需要哪些空间。我认为中国目前很多建筑都是没有真正了解使用者的工作流程,比如,我们会了解到一所学校垃圾处理的路径,垃圾车从什么地方进,从什么地方出,否则,垃圾车就会跟人叉。

  比如目前做的郑州一所学校的项目,我们会跟他们的团队沟通,了解他们的教学模式和特点。这个校长有一个特点,喜欢鼓励将孩子们的作品张贴出来,这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设计,比如走廊的设计。可能不了解这一特点的设计师会光刷漆,那么孩子作品一贴,撕下来再贴就会出现墙面剥落很难看的情况,而我们是将墙面下部设计成黑板,中部设计成木板,怎么贴都不会被破坏,最后,在学校的某些平面,就可以放孩子的某些手工、立体的小制作。这就是通过观察、了解、倾听的结果。设计是为人服务的,设计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设计不是将建筑形象化。建筑里面流程是怎样的,如何方便,二十年后是怎样的,最后扩建的时候会不会影响整个系统,我们都会考虑到的。

  每次建好一所学校之后我们还会去跟踪,因为这些经验的积累就是为将来服务的。那积累的这些经验,能否百分百地为新的项目所用?有可能70%是对的,还有30%是有问题的,建筑也是没有完美的,像我们的扶贫项目,做了七代的设计,我们就有七次机会来打磨得更完美,但如果再有下一次机会,设计还是有很多改善的空间。

  空间与教育的关系是互相循环的关系,空间能改变人,就比如当厨房的布局都不一样,整个卫生情况,工人的操作流程都会改变,对人的行为会有改变。当老师看到外面有这么美的花园,为什么不出去画画呢?为什么不去大楼梯那边唱歌呢?所以教育的改革影响着空间的改革,空间的改变也影响着人的思维模式,因此而出现不同的教学方式。这很重要。例如,就像一个走廊旁边会有一个小空间,那老师就会想,是不是每个班级负责一个空间,利用上这个空间,某些课堂在外面来做讨论,这样,学习模式慢慢就会转变。

  Q13:建筑与教育都是不完美的艺术,在您的经验中,是否是第一代的建筑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才让您产生了更新第二代设计的想法?

  A:很多。比如我们设计的一些空间,但是现实中这些学校没有经费去使用这些空间,还有很多人为因素,或者说是当地的教育环境、层次比较落后。在一些学校,我们有预留一些挑空层,留一些留白的空间,可以做一些活动、展览、主题空间,但有些地方就一直空着,不使用、不利用,理由是没有经费,但其实只要发动孩子,每人画一幅画,就可以填满了。在设计师本身的问题方面,比如我们在建第一批学校时,设计是很简约的,但是就是这样很简单的设计,施工方工艺不好,做出来反而走了样,令我们领会到越简约的设计反而需要越高格的施工水平,而之后的设计便更要考虑到工艺水平的要素。还比如功能上的,卫生间的设计,当时我们参照香港做公共卫生间的做法,地面不做两个小小的地漏,而是做成一个长长的排水沟,用不锈钢的盖子盖住,里面有两条管子,这样便于清洁师傅做清洁,但是有学校管理不好的,人为配合不好,排水沟就经常塞住了。

  但我们也认为,不能因为现在的状况,就放弃一些新的理念和设计,我们还是要为了将来的十年、二十年来建,我相信社会是走向进步的。

  A:预设和留白其实两者并不冲突。比如很多传统学校有科学或艺术一条廊,而我们做的设计只会设计出一条给科学学科使用的走廊,但是它的内容主题不应该是定好的,应该是校方发动孩子来定主题,而不是校方已经规定主题、并且把展品全部装上去。我们只会预设出这是展示长廊,这是表演场地,但具体是国学知识长廊、还是科技长廊,应该由孩子来定,主题应该是交给孩子来做,这就是留白出来给孩子的空间。两者应该保持这样一个平衡。

  Q15:有没有一些好的案例是通过建筑设计来刺激使用者发生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改变的?

  A:也有很多,比如我们在一些学校设计的大楼梯,他们就很喜欢,像内地很多学校组织活动都是很集中性的,就需要这样的大楼梯,唱歌、拍照、表演都可以使用,这种大楼梯的设计就让这些活动的举办变灵活了,以前可能举办这些活动是在某个封闭的空间,现在是既可以展示出来,空间又开阔了,当有活动时师生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要去外面,这其实就是建筑设计慢慢改变使用者的过程。

  还比如,我们在很多学校都故意做了很多不同形状的柱子,有的是扁的,有的是圆的,校长就发动每个班级承包一个柱子,每个班级就想一个主题,孩子们就在上面作画,后来就变成每个柱子就像一个画廊一样,全部是孩子的作品,这个设计其实是我们先想的,告诉校长这些柱子可以坐、可以玩、可以画、可以贴,现在这所学校利用这些柱子就做德很好,设计有了很强的引导性。

  还有空间会改变管理逻辑的例子,比如垃圾的管理,在我们设计的学校中,很多道路都是围绕学校外围设计成环形的,并设有独立车辆使用的进出口,这样,垃圾车的路径就不会跟学生的路径重合,既卫生,又安全。

  Q1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与普通建筑五年、十年一拆不同,学校往往需要一届又一届师生的成长印记形成独特的文化和魅力,如何使得教育建筑的既“绿色环保”,又“可持续发展”呢?

  A:首先,撇开经济发展因素,很多建筑在短时间内拆毁重建,一可能是质量有问题,二是设计根本没有考虑到长远的使用需求,设计本身欠缺弹性,未能随着时代需求变化作出改变。这就是刚刚我们谈到的,建筑需要在预设和留白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我们在世界各地不难找到优秀的建筑例子,很多建筑物是越用越有味道的,这是因为人类活动在建筑空间内留下的气氛和轨迹,会慢慢沉淀成为空间内的文化,其实都是建筑师在设计时已经作了充分的考虑,从多角度例如用材、工艺、空间布局、规划中预视了未来的10年、20年。

  Q17:我们知道目前仍有学校有很多的条件限制,m6米乐对于这种现有的无法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大动干戈”的学校,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A:比如一条很普通的走廊,重新喷刷,改用一些可以贴、可以画的材料,像把一条走廊变成黑板材料,孩子每人发一根粉笔,那跟之前就会完全不一样。

  比如我现在做的郑州小学的项目,我们就会做一些改装,空间已经不能改了,那我们就在一些走廊、拐角寻找一些布点。以前可能就只是走廊的作用,我们加了一些很有趣的设计后,在一个一个角落开辟出一些区域,比如讨论区、展示区、画画区,走廊就不只是走廊,孩子肯定会聚在那里玩、画、放东西、讨论。

  目前在进行教育改革,学校该如何跟家长宣传自身的优势呢?不能只跟家长空讲,要让家长们看到成果,我们的孩子多活泼,一个个出来能表演、能唱、能跳、能读书,而不是只会读死书,家长便会开始支持。因此这是跟空间有关的。现在我设计的学校,新的广场全都设计成开放式的,围栏不要围到门口,前面留公共公园,全社会一起共享,随时有学生进行各种公开表演。如西藏的一所学校,在学校角落有文创园,整个区域基本上都可以开放出来给社区用,可以供社区、供社会做一些文创活动,这种就是校园空间跟社区的分享,而不是把校园封闭。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教改宣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