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祥油画展亮相中国美术馆创宁波基础教育m6米乐先河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08-21 05:35:43

  8月18日,由浙江省美协、宁波市文联主办,宁波市教育局、海曙区委宣传部、海曙区文广旅体局、海曙区文联、宁波市美协、宁波市鄞江中学承办,海曙区美协、它山画会协办的“静音·姿态”金华祥油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为宁波市委宣传部专项支持的宁波市文艺人才培养扶持项目。

  民盟会服务部部长高育红,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潘义奎,宁波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杨劲,浙江省美协副主席、秘书长王敏杰,宁波海曙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毛孟军以及胡伟、张祖英、俞晓夫、丁一林、王洪波、邵洁、李海林等相关负责人,和美术界、教育界嘉宾参加活动。开幕式由宁波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施孝峰主持。

  该展览共展出金华祥创作的30余幅油画作品,分为“祈福”系列、“穆”系列、“划过”系列、“仿宋·石·千里江山”系列,“祈福”系列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穆”系列展现马的安静祥和,“划过”系列探寻建筑的诗意,“仿宋·石·千里江山”系列思考跨文化的内在联系……题材涉及人物、动物、风景、建筑、石雕、家具等,向观众呈现了当代宁波具象写实绘画的新成果以及画家独有的图示与观念。

  金华祥现为宁波市海曙区美协副主席、宁波市鄞江中学美术教师,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油画展也开创了宁波市基础教育领域的先河。对于此次画展,宁波市鄞江中学党委书记张力表示,金华祥在教育教学上一点都未放松,同时兼顾个人创作成长。这次画展既代表鄞江中学美术老师的艺术水准,也代表宁波美术教师的艺术水准。

  从1988年第一张酒的包装图像至今,绘画已经成为金华祥的生活方式。从杭州师范大学毕业后,金华祥一直从事美术教育与创作。在大学读美术教育专业期间,他兼修绘画各科,从水墨到油画再到其他媒介均有涉猎。参加工作后,金华祥还于2003年至2004年在上海油画雕塑院高级创作研修班师从俞晓夫深造学习。2007年,金华祥北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写实绘画工作室学习,后又在上海师大攻读油画研究生,还曾访学于德国、意大利、希腊、日本、保加利亚等国,这些经历让他对具象写实绘画进行了一次次更为深入的梳理和提炼运用。

  为了画好西藏系列题材,他进藏十年,高原上随处可见的经幡,承载祝福的马尼堆;迎着晨曦袅袅点燃的煨桑,撒向山神的龙达;晚风中肃立的寺院,延的转经筒……,再提起画笔时,眼前浮现的是一段段旅程、心灵悸动以及一个个生命。《祈福》系列金华祥一共画了六幅,六张作品的呈现,样式、主体物有雷同,也有区别,他是以一种信仰的逻辑性来表达守望精神家园的禅意和境象。2013年,作品《祈福Ⅰ》终于修得正果———获得中国油画大展优秀奖(最高奖)。整个画面是空旷而静谧的空间中,藏族老妇顶礼膜拜,背景配以隐隐约约的远山,神秘而肃穆。

  《穆》系列背景配以远山、佛教壁画、寺庙、转经场、藏区风情景物、家园,所不同的是主角成为拟人化的马。金华祥创作的马,神态不一,但都安静祥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春辰评价金华祥的画是“由物及心”“相由心生”。“如他创作的《祈福》系列作品,突出强调了画面中人物个体的姿势,以及这个动作瞬间表现出来的人物神态表情。画面中的人物几乎沉浸在自己独立的精神空间,而这种作品无疑会让观者对画面有交互,形成某种触点而产生心理感受。他画的《穆》系列作品,同样也是讲究具象写实绘画中主题物的形状姿态,让其形成扁平图形化,而突出马静止瞬间的神态,这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达,让观者产生遐想。”

  十几年的石刻收藏经历,也为其带来创作灵感。近年来,金华祥开始反思和探索古今之间和东西方之间视觉文化的关系,在题材选择上、在文化元素的刻画上开始做新的尝试,《仿宋·石·千里江山》系列便由此产生。金华祥认为石雕有着人工的凿痕,承载了一个工匠智慧的精神,同时叉有岁月的洗涮和沉淀,通过描绘释放出人与物的艺术共鸣。

  “具象的画风,当代的形式,在画面呈现上越来越平面化,色彩上有解构的意图,淡淡灰灰的,但很高调。”在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俞晓夫看来,金华祥已经是非常成熟了,“静音之间的姿态”,折射出他的心灵诉求,引起共鸣。m6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