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米乐教育建筑的未来焦点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05-19 21:06:13

  目前随着社会进步,出现了许多新型学校,这些学校无论在教学目的﹑教学计划和模式上都有明显的多样性。教育建筑社会性极强,因此要谈建筑的趋势,必先谈教育的发展。根据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观点: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最终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教育是通过对个人的输液而产生的,而这种刺激是个人感受到的社会情景的各种要求所引起的。受教育的个人是社会的个人,舍去社会因素,那最终就只剩下了一个抽象的东西。所以学校应该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是成为了一种社会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而学校建筑自然就是承载这种生活的空间背景。

  很显然,这个背景是需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的。设计从方法论上讲就是以人活动为基础﹑适应不同环境的制度性对抗。其中:人的活动是设计的出发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制约条件,而对形成的既有习惯做法和现有的一些规则的质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这也是设计者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要求。在学校建筑中惯性思维和规范的力量是强大的,某种意义上讲已经制约了设计者的自由,从而影响了建筑对教育本质的正面回应。学校必须呈现真实的生活,而不是空洞的规则。批判性思维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建筑设计也必须对现状质疑。学校生活是简化的社会生活,而这生活的主体就是学生之间、老师之间、师生之间的活动。这几者关系是学校建设计的前提,当然这需要是建立在上位符合环境的基础上,毕竟学校这个小社会是大社会的一部分。根据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研究,学生在校期间主要表现出四个方面的兴趣:即谈话式交际方面的兴趣、探索或发现方面的兴趣、制造东西式建造方面的兴趣、以及艺术表现方面的兴趣。学校里的活动无非就是上述四个兴趣的体现,优秀的校园建筑自然也就是具有利于促成这些活动的空间载体。

  如果给学校建筑提取关键词的话应该会有:密度、材料、界面、复合、游走、非正式学习、弹性、效率、活动半径、STEAM教学、色彩……涉及很多方面。还原到和学校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方面来删选,密度、界面、复合、剖面和弹性是学校建筑设计中最关键的几个关键词。

  转化到建筑范畴更准确的讲应该是空间的强度。密度如果加上高度上与人的关系就是尺度,这是学校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适宜的密度是学校社会生活发生的基础。所谓活跃就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人群的相互作用强度,而密度是发生活动碰撞的前提。在目前新建校舍规范中,人均最低用地指标都在20㎡/人以上(小学最低)。因此一般用地相对于老校区而言都是比较宽裕的。在惯性思维的作用下,设计中较多采用了“围城概念”。这样的选择导致建筑规划中建筑占边和中心区特殊处理两大特征的出现,形成了以景观或仪式广场为核心的松散校园结构,造成实际使用功能建筑之间联系不便,关系静态而割裂。而松散建筑之间大多是以景观来填充的,使得景观变成了纯粹的观景。尽管在校园内视觉上达到了一定的目的,但在大大增加交通成本的同时,极度降低了校园空间的活跃度(图1、图2)。

  学校中对建筑密度有直接影响的就是目前规范要求。根据学校建筑设计规范4.3.7条规定:各类教室的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式室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这条规范的主要目的是噪声控制,当然前提是在日照满足情况下。m6米乐(外窗)与(相对)这两个词就是这一规范的关键两个限制条件。25m的间距形成了均值的空间表情,在教学楼4-5层的体量下也显得空旷而呆板。在提高密度的目的驱动下,我们采取了许多在符合规范条件下的措施。在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新校区项目中,设计将教学楼的距离适度拉开,然后利用外窗不(相对)这一条件,在教学楼间插入了一组低层建筑(主要功能是阶梯教室和校史展示)。大大改变了空间的密度,改变了教学楼之间的消极状态,使建筑获得了很好的宜人尺度。建成后成为这块空间成为了学生们思考的场所,成为了学校一大特点。(图3、图4、图5)

  在无锡金桥初中项目上,我们将两栋楼之间的距离压缩变小,让院子获得一个较好的空间比例。在相对建筑较低一侧采用实墙和天光处理,让建筑内部空间相对宁静,同时也满足了规范的要求。(图6)空间背景是具有极强的暗示作用的,相应的活动只可能发生在相应的空间内。人很难在广场上读书,静静思考或讨论只会大概率地发生在相对稳定﹑尺度宜人的书院空间中。

  界面在学校设计中界面体现在三个维度上,分别存在于和城市的关系、不同建筑物之间和单个功能用房的边界上。界面对于强调融合社会生活的学校教育而言,大趋势上一定是越来越模糊和开放。因为这样更利于相互交流和空间活力的提高。在和城市接触的界面上,随着学校公共资源社会共享概念的共识达成,学校已局部向社会开放,特别是体育设施基本上都实现了这一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围墙概念会越来越弱化,这边必然会对设计产生影响。在顾山小学项目设计中,当地的文体中心和会堂是和学校共用的。我们采用在校前广场开放的策略,使学校呈现除了不一般的公共性。(图7)

  在传统的功能分区概念的影响下,一般学校内建筑物之间的界面是异常清晰的,有一个明确的立面存在。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不久的将来走班制和STEAM教学的推广,不同建筑物之间的界面会越来越模糊。在没有气候边界要求的南方,学校建筑很多采用外廊设计,因此二者的结合会产生建筑物立面的消失。学校的主要建筑会以一个剖面的状态存在,而学生的活动恰恰就是建筑的外立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结果,但完全符合逻辑。建筑物在建成之后就是作为背景而存在,而不是自身体量的表达。我们在某一个学校的设计中就采用了这样的策略,但很遗憾虽然业主也认识到这样做的优点,还是因为建筑没有“正脸”而放弃了我们提供的方案。可是我们仍然相信建筑和建筑之间﹑建筑与自然之间界面的模糊一定会是未来教育建筑的一个发展方向。(图8﹑图9)

  单个功能用房(主要是指教室)界面的瓦解也许是这几者关系中最难实现的。学校发展百年,很多地方都表现出了与时代同步的改进。唯独教室维持了基本面貌没有改变,这其中核心的控制力量还是来自于教育本身,教学模式基本上维持了百年不变。一度网上疯传的芬兰取消分科教育的新闻最后被指误传。但芬兰在教育上强调交叉学科﹑横贯教育的特点的确对教室的设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随着走班的深入和行政班概念的弱化,教室的边界会逐渐消失。日本建筑师在这方面做出了有意思的尝试(图10 图11):教室不设门,而是通过声道处理有效控制干扰。在面向自然的一侧,采用了可以全部打开的门联窗系统。可以想象,在风和日丽的时光,门窗可以完全打开,学生身处在没有边界﹑开放在自然环境中的状态下学习,这是何等愉悦的享受。

  复合是界面模糊的结果,一方面是综合教室和非正式学习空间的推广,学习的场所已经变得多种多样,而不是只在单一的行政教室内完成。另一方面复合更使得学校内功能分区的弱化,进一步导致了教育综合体性质的空间产生。(图12)当然目前城市发展和更新也面临着土地集约使用的问题。随着容积率2.0、3.0校园的产生,复合型校园会大量出现,而教育从业者处于对建筑通风、采光、安全监控等问题的关注,对采用这样方式的建筑还是比较慎重的。一般都是被动选择,很少有校方会在在用地条件宽裕的情况下采取综合体的空间方式。

  剖面剖面是复合关系的技术体现。传统的设计特别强调地面层的存在,设计更多的是从学生进入学校的角度来设计,因而剖面关系更多的只是体现在单个的功能块内。而随着对学校设计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对学生行为模式的仔细分析后,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在剖面上采用了综合的方式。模糊了建筑正负零的概念,让不同的建筑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模糊的地面层给学生的活动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复合的场所,也实实在在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为宝贵的课间10分钟提供了更多的活动可能。建筑师马进在南京市丁家庄居住区A14地块小学设计中,在剖面上通过对庭院两层空间的置换,形成了地面和二层大平台两个标高的活动空间,大大增加了孩子课间的活动空间。(图13)

  在学校教学中一般都采用了两种教师办公模式:一种就是在各层以年级为单位的行政班办公模式,还有一种是以学科为单位的集中办公模式。前者的特点是班主任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孩子的状态,从设计角度一般都把办公室布置在每个教学楼层上,很便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而后者的特点是便于学科的交流和研讨,但由于是集中布置,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学生和老师联系的不便。很多学科辅导就形成了打游击的状态。所以很多学校采用了这两种模式的混合。我们在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的项目中,就在剖面设计上积极的响应了这个问题,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学科办公方式。在连接五层教学楼长廊的一侧,在下面两层通过功能复合形成了一个三层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以学科为单位设计了一层院落式的办公室和研讨用房。由于这个空中课程中心在三层,所以和每层教学区都有良好便捷的联系。三层的屋顶平台也创造出了书院式的教学氛围。(图14)

  弹性也就是意味学校规划体系和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可调整性,这也是对未来教育各种可变因素的积极响应。一方面源自教育改革的本身,另一方面也源自目前确定设计的方式。我们国家的公办教育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所以学校的建设一般都是由政府主导。这就面临着定标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很多的设计者在做方案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和校方进行过全面的交流。因此这就要求方案在规划体系上要有足够的弹性,而非简单的图形构成控制。在山东东营第一中学新校区的项目中,我们在接到投标邀请的时候时间只有短短的半个月。庞大的十八万平米的建筑群体量极易陷入简单化和图形化的陷阱,而由于是投标的原因也不可能有很多的机会和甲方沟通。介于对以景观为核心的空旷校园结构和行政化仪式结构的反感,在回来的高铁上受到窗外自然村庄的启发,形成了一个以弹性可变生长的聚落概念为核心的规划体系。评委会出于我们的方案对人的关怀和学校去图形化的认可,让我们获得了这个项目的设计权。正如投标时候所料,深化过程中自然要结合校方的要求做出调整。而弹性的聚落系统这一刻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特别是应对校方提出:这么大规模的中学(6000学生),将教学区集中在一个组团内,对局部区域交通是否会造成压力?我们通过对教学区瞬时人流的计算分析,以及对道路、广场集散面积指标的计算后,对原教学组团进行重新调整,提出了“校中校”的概念,即将高三年级教学楼和与之相配套的食堂、宿舍、运动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组团设置在高一高二教学组团北侧,而这些调整正是基于聚落模式这种弹性可变系统来实现的。最终的结果看还是基本让人满意的。相对于城市中心越来越紧张的学校用地,许多移址新建的中学规模却愈见庞大,有些用地甚至达到500亩以上,已突破传统意义上中学的概念。

  我们觉得效率和活力应该是这类学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毕竟现有体制下,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很重的,没有必要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赶路上。便捷顺畅的交通,使学生能在最短的路径上行走,而结合学生行走的路径布置适合学生学习、交流、嬉戏的场所和空间,更有利于激发活力和潜能,从而激发创造力,这也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目的。而弹性的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障。(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

  在常规的弹性体系内,发展预留用地都是静态的功能块扩大的方式设计。但随着适龄入学人口的下降,规模扩大的可变因素已不是预留用地的主要目的,这一变化更多的源自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走班制彻底的打破了行政教室和学生的固定关系。这也迫使建筑单体内部具有更多的复合性和弹性,以满足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学校独立创新课程的设置,也对建筑中可变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行走的校史馆” “移动的图书馆”等可变概念的普及,更是各方对学校弹性空间的使用形成共识的有力证明。

  未来的学校教育一定是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实现横贯教学。所以建筑设计也必须做出主动回应,而当建筑设计在密度的前提下满足多变可能,实现高度融合,让学校建筑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空间背景时,它才会真正体现出设计的价值。